Sunday, March 27, 2016

為人有「四氣」 才是真大氣

書恒分享
下面四種氣,對大氣進行了從內到外、從為人到處事,最為概括切要和淋漓盡致的詮釋表達。人有這四氣,才是真大氣。

做人,一定要大氣。大氣,是人所能擁有的最為豪邁曠達的氣場。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氣之所以大,是因為它是全方位的,包含著人生方方面面所應具備的氣概。尤其是下面四種氣,對大氣進行了從內到外、從為人到處事,最為概括切要和淋漓盡致的詮釋表達。人有這四氣,才是真大氣。

胸中要有銳氣(圖/網路)

胸中,要有銳氣

何謂銳氣?便是胸中的一股勇猛之氣。但同樣是勇猛,卻存在很大的層次差別。老人們總是教導我們要收斂銳氣,這不是因為銳氣就是錯的,而是你的銳氣,層次還太低。最好的銳氣,不但更銳更強,還必定藏於胸中,在大處才會顯現。

《東周列國志》中精彩描述了這種勇猛之氣的層次差別:發怒之時面紅,是血勇;發怒之時面青,是脈勇;發怒之時面白,是骨勇;喜怒不形於色,才是神勇。多數有銳氣的人只不過是血勇,脈勇和骨勇之人已是少見。神勇之人,則萬中恐怕無一。而神勇,正是藏於胸中的大銳氣。

血勇之人,其銳氣往往只是針對一人一事,眼界和胸懷都太狹小。脈勇和骨勇之人,胸中還有一份隱忍在,能在怒火燃燒之時想到和照應一些事情,避免一些不利的結果,但還遠遠不夠。唯有神勇之人,小節不能入他的眼,小事不能擾他的心,他的勇猛精進看向的是整個人生天下。如此之勇,才是真銳氣;如此銳氣,才是真大氣。

臉上要有和氣(圖/網路)

臉上,要有和氣

臉帶和氣,便是對人和氣;對人和氣,便是與人為善。和氣的重要,即是為善的重要。所以和不和氣,關係善惡之分。有人覺得這是小題大做,可細想之就是這樣,只是或大或小。

所以是否與人和氣,產生的結果必然也是不同的。《菜根譚》裏說:心和氣平者,百福自集。《壺天錄》中也說:和氣致祥,乖氣致戾。與人和氣,是能夠生福納祥的;戾氣對人,則必定會招致罪過災禍。人有和氣,能夠與人相處融洽,得到人們愛戴,人生路越走越寬,這也是一種大氣。

明代薛瑄的《讀書錄》中因此說:與人言,宜和氣從容;氣忿則不平,色厲則取怨。與人說話,要心平氣和;動不動就生氣會使自己對事事都看不順眼,感到厭倦;態度嚴厲,就會使人怨恨。尤其是遇到不滿的事情時,只要能忍就要忍,然後學會不放在心上,這也是和氣的體現。正如陶鑄所說:人有拂郁,先用一忍字,後用一忘字,便是調和氣暢。

做事要有才氣

做事,要有才氣

諸葛亮《誡子書》中說: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人的才氣,僅僅靠天資遠遠不夠,更靠得住的是讀書學習與人生閱歷的雕琢打磨。人的眼界和胸懷,也會在讀書和閱歷之中變得越來越大。此為成器之要,資質平平的曾國藩最後成為一代人傑,正是最好的例子。

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對於做事,才氣正是這樣一種積累和歷練而成的沉穩和成熟,是一種舉重若輕、遊刃有餘之境。宋代魏衍說:胸中歷歷著千年, 筆下源源赴百川。寫文章是如此,做任何事也莫不如此。民諺中說得就更為生動直接:藝高人膽大,藝短人心慌”“狗熊嘴大啃西瓜,麻雀嘴小啄芝麻

而這樣一種大眼界、大胸懷、大才能、大事業,當然應該包含在人的大氣之中。要擁有這種大氣,最有效的途徑,便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歷千般難、經萬種事。

為人要有義氣(圖/網路)

為人,要有義氣

做人要講義氣,這話似乎充滿江湖氣,很多人不以為然。是不是這樣,需要先搞清楚的真正含義。

西漢董仲舒講: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胸中有義氣,是為了使自己的身心都能正,是一種修養。《中庸》中又說:義者,宜也。所謂的義,並不高大上, 而只是合理正當的言行。講義氣,很多時候正是這樣一種合理正當。自己能正,對人能講義氣,則就能如西漢揚雄所說:上交不諂,下交不驕,則可以有為矣。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大氣者,莫過於此。

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富貴於我如浮雲。很多人以為這講的是修養,其實是道理。歷觀古今奸佞之輩的起落興衰,不義而取得的富貴,哪一個又能長久?不過是來得快、去得也快,爬得高、摔得也慘。所以不義而貴,富貴就真的是浮雲。所以人們要堅信:義氣就是財富,行善就能吉利,立德就有福氣。南宋大儒陸九淵 因此說君子義以為質,得義則重,失義則輕,由義為榮,背義為辱。義,乃君子之道。

綜上:內有銳氣、外有和氣,做事有才氣、為人有義氣,這樣的人,想不大氣都難。這樣的大氣,也才是真正的大氣。做這樣的大氣之人,才不枉人間走一場,無愧世間和上蒼。

儒風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