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11, 2018

網傳:吳氏計算血壓才是正常血壓,血壓高也別怕!這謠言比高血壓還可怕!

庾年分享
網傳:吳氏計算血壓才是正常血壓,血壓高也別怕!這謠言比高血壓還可怕!

↓謠言這樣說↓:

血壓新消息:  

美國已正式規定:
65歲以上標準血壓150/90
80
歲以上的正常老人,160甚至170也可以。

多年來我們統統受過去著重醫療商業利益的老標準(不能超過120 )的數字影響太大了,對6070以上的老人造成極大不必要的高 血壓心理負擔!從今起要更正被醫師教錯的觀念了,請看下列報導。

分享~血壓 請參考:
顛覆我們對正常血壓的認知 / 各種年齡正常血壓應該是多少? 正常收縮壓 = 吳氏計算收縮壓 = (82+年齡) 例: 75 = 82 + 75 = 157

【結論】
正常縮收壓:
男性=82+年齡,
女性=80+年齡,
健康(正常)指標:
實測收縮壓=正常收縮壓。

北醫三院102大夫說,帕金森药是降壓的, 70歲以上的人高血壓不能低於130 否则極易產生體位低血壓晕倒,高血壓在150 130之間較為安全,寧可高一點,别低。     

血糖也是如此,隨年龄的增加適當放宽標準, 60歲以上糖尿病人空腹血糖控制在6.5左右, 70歲以上控制7.5左右,80歲以上大多時間不超過8.0 偶爾在8.5左右就可以了,老年人低血糖的危害更可怕!

↑以上謠言請勿信勿分享↑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破解關鍵點:吳鴻安的吳氏計算收縮壓可信嗎?

不得不說,這類型的謠言很夭壽,抓住長輩不會辨識或多加思考資訊來源的弱點,灌輸似是而非的健康觀念,當然有些長輩的耳根子也很夭壽的硬啦,寧願相信網路錯誤資訊,也不願聽聽親朋好友的勸告,尤其是當勸告來自熟悉網路的年輕世代,長輩們更聽不進去,對此微醺梅酒只能苦笑,好想告訴他們:「哈囉~智慧和真相是不分年紀的好嗎?」

發明吳氏計算血壓的吳鴻安是何方神聖?

實不相瞞,吳鴻安不是什麼神聖,頂多就是一個網路作家吧~和吳鴻安、吳氏計算血壓相關的資料,微醺梅酒能找到的就只有這一篇謠言還有一個名為「鸿安健康的博客」的微博賬戶,對於吳鴻安的出身、背景也只有「江蘇江陰人」這項資訊,少之又少;微醺梅酒也很認真瀏覽了「鸿安健康的博客」,發現除了這篇吳氏計算血壓文章之外,這個微博帳號還有充斥著許多許多的網路謠言、迷思,有不少還是蘭姆酒吐司曾經破解過的呢

基於上述的資訊,微醺梅酒不會把吳鴻安和吳氏計算血壓視為可信賴的訊息來源換個角度想,如果吳氏計算血壓才是顛覆傳統的正確觀念,為何醫學界不採用呢?那既然醫學界不採用,是否還有其他疑慮呢?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駁斥吳氏計算血壓

攸關健康的謠言,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當然有出面駁斥囉!請各位來看看國民健康署在20161123日發佈的新聞稿




老人家血壓太高沒關係?

1.近日網路謠傳以吳氏計算血壓公式,即正常血壓收縮壓為年齡加上82 mmHg (男性)-80 mmHg(女性),認為收縮壓超過140 mmHg無需就醫。另網站也表示美國醫學會雜誌,血壓指標委員會經過五年研究後認為,美國民眾60歲以上人士的高血壓指標擬改為高於150/90mmHg,收縮壓在140150mmHg無需服藥治療等訊息。

2. 經詢台大教授表示該資料係2004年網路資料,引用之吳氏計算法查無研究實証基礎,考量其推展性有限,故不建議民眾採行。

3.専家表示血壓是一連續性變化之數值,隨著每次測量的時間、情緒、活動狀況或疾病、所使用的血壓計而有所變動,若民眾對血壓數值有疑慮,應諮詢醫療專業人員之意見。目前依據台灣心臟學會及高血壓學會出版2015年台灣高血壓指引,對高血壓控制建議如下:

1)一般健康人:目前建議18歲以上的成人之血壓標準值

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以下 

2)罹患慢性病等高風險病人:建議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有蛋白尿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及接受抗血栓劑治療預防中風者,控制收縮壓之目標值在130mmHg以下

3)於80歲之老人且無臨床症狀者,控制收縮壓之目標值可小於150 mmHg




另外,關於高血壓的標準,國民健康署慢性疾病防治署也有特別說明,依據美國高血壓預防、檢測、評估和治療的全國聯合委員會議發表第7次報告(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the JNC 7),收縮壓大於等於140mmHg或舒張壓大於等於90mmHg即屬於高血壓。

所以囉,請勿把吳氏計算血壓當作「高血壓無所謂」的藉口,要是出了什麼問題,就目前來看發明者吳鴻安是不會出面解決的,更何況高血壓極有可能會引發其他的疾病;不願正視、逃避身體發出的警訊,反而輕信網路上不正確的資訊,最後吃虧的也只有自己而已,失去的健康絕對不可能從網路謠言或是造謠者身上討回來,希望對此謠言深信不疑的人們可以早日覺醒呀!






謠言和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