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上最大的悲劇是後人「蠢而多財」。
——左宗棠
左宗棠當官後,面對積聚的巨額財富,反而充滿了警惕。因為他悟出人類社會有個平衡法則。人在一個地方得到,老天必會在另外一個地方讓你失去,以實現總體平衡。這種因果,有時是當代出現,有時會隔代循環。
左宗棠認為世上最大的悲劇是後人「蠢而多財」。從小捧著金飯碗長大,本事沒學一點,嗜好滋生一堆,每天坐吃山空,人家覬覦你的財富,自己又沒本事守得住,父親一死,首先傾家蕩產,最後斷絕子孫,這難道不是家族悲劇?
財富簡直是家族的慢性毒藥。
縱觀中國5000年歷史,凡是企圖留給自己後代一筆錢,讓他們繼續作威作福的人,沒有一個得逞的;那些凡是能夠讓自己形成多讀書習慣的人,後代往往枝繁葉茂,可以一直昌盛下去。
曾國藩、梁啓超等等,莫不是如此……
曾國藩的的外孫聶雲臺曾在一篇文章裡這裡寫道:
俗話說:發財不難,保財最難。
我住在上海五十餘年,看見發財的人很多,發財以後,有不到五年、十年就敗的,有二三十年即敗的,有四五十年敗完了的。
我記得與先父往來的多數有錢人,有的做官,有的從商,都是煊赫一時的,現在已經多數雕零,家事沒落了。
有的是因為子孫嫖賭不務正業而揮霍一空;有的是連子孫都無影無蹤了。
大約算來,四五十年前的有錢人,現在家產沒有全敗的,子孫能讀書、務正業、上進的,百家之中,實在是難得一兩家了。
凡是錢來得正路,沒有積蓄留錢給子孫的心,子孫就比較賢能有才幹……優秀顯達。
曾、左、彭、李這幾家,是錢最少的大官,後人比較多能讀書,以學術服務社會:
曾國藩的曾孫輩,在國內外大學畢業的有六、七位,擔任大學教授的有三位;
左宗棠的幾位曾孫,也以科學專業而聞名;
李鴻章的孫子輩,有擔任大學教授的,曾孫也多是大學畢業;
他還舉了其它例子:
元朝的耶律楚,是成吉思汗及元世祖的軍師,因為元太祖好殺,他卻能夠勸諫太祖不要屠殺,而且他身為宰相,卻是布衣蔬食,生活儉樸。
同時他還是個大佛學家,利慾心極為淡泊,而且毫無積蓄,但是他的子孫,數代做宰相的卻有十三人之多。
虎門硝煙的林則徐,是一代偉人。
他如果想發財,當時弄個幾百萬是很容易的事情。
但他認為鴉片貽害人民非常嚴重,所以燒毀了鴉片兩萬箱。
因為剛正不阿,林則徐死了以後,也是毫無積蓄,但是他的子孫數代都是書香不斷,曾孫輩中尚有進士、舉人,至今日仍然存在顯達者。
很多年前的最高法院院長林翔,也是其中人,而且道德亦非常的崇高。
聶雲臺還舉了和林則徐身邊人的例子,當時廣東的伍氏及潘氏、孔氏,都是鴉片場裡發大發橫財的人,當時凡是海內有名的古字畫碑帖,多數都蓋有伍氏、潘氏、孔氏的圖章,可見這三家的富貴。
但是幾十年後,這些珍貴的物品,又已經流到別家了。
他們的楠木房屋,早已被拆了,最關鍵的是:
他們的後人,一個發達的也沒有。
和林則徐的後代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別!
再想想現代人,多少人日夜忙碌,捨命的去打拚,就是想給孩子留下點「家產」,留下房子還不算,還想千方百計的給他們留下一筆錢,然後才覺得心裡踏實。
豈不知,最後不僅弄得自己狼狽不堪,還害了孩子!
*|2|*
當然,也有很多家長知道讀書的重要性,想讓孩子多讀書,但是他們也會抱怨,「我的孩子就是不愛讀書,我也沒辦法!」
而實際上大人勸說孩子們讀書的最好辦法,是以身作則!
而不是給他們講各種大道理,因為孩子從來不會聽你說,他們只會模仿你。
要知道,對孩子來說,家長空口無憑的用各種大道理去引領他們,遠遠不如在行為上去引領他們!
有多少家長自己從來都不讀書,時間都花費在酒桌上、牌桌和各種低級趣味的娛樂上,卻指望著孩子的精神趣味在書本上,這簡直太荒謬了!
有多少父母以為只要儘自己最大努力去能滿足孩子各種需求,創造最好的條件給他們,就盡到自己的責任了?
什麼叫「慣子如殺子」?
再來看看林則徐醍醐灌頂的教誨: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中國有句老話,叫「富不過三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財富傳承最多只能傳到第三代,對於真正的書香門第,富是可以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的!
而且這種富裕絕不只是物種的富裕,還是精神的富裕,這是雙重富裕!
希望每一個家長能夠清醒的認識到這個問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