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紹一部抗日神劇:《龍種》
和大多數抗日題材電影不同,電影裡的中國農民由白人扮演,說的是英語,拍攝地在美國…以至於前幾年這部電影在微博上流傳時,很多人以為是惡搞。
跟大家一樣,我懷著獵奇心態看了這部1944年的美國老電影,本以為老外演中國人會很可笑,沒想到電影挺好看,我幾乎忘了是外國人在演中國的故事。
壹|林潭
林潭是個普通的中國農民,他從沒離開過耕種的這片土地。他已經兒孫滿堂了,依然閑不住,每天都要跟兒子們一起下地幹活。
[沃爾特·休斯頓]飾[林潭]
他曾聽人說,地球是圓的。他想不明白:腳下的路一直延伸,會不會遇到一群陌生人,他們在倒立行走?
和村裡大多數男人一樣,林潭覺得男人是一家之主,女人要打,才會老實聽話。比如,二兒子的媳婦總是往外跑,還和別的男人說話,就該教訓教訓。
外頭傳來了北方在打仗的消息,林潭不相信仗會打到家門口,他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直到有一天,日本的轟炸機掠過村莊,丟下炸彈,把農田炸出了一個大坑。
善良的村民不知道戰爭正在逼近
日軍攻進了城裡,消息傳到村裡,擺在大家面前的是兩條路:逃,還是留?
林潭說:我不逃!我出生在這片土地上,就得在這裡過一輩子。
不久後,日本人來了。進村後奸淫擄掠,林家大兒媳被日軍折磨致死。
兒子悲憤不已,立馬去參加了遊擊隊。林潭不肯走,只擦亁眼淚,帶著老婆和孫子,留在這片土地上。
日軍把能搶的都搶光了,強迫他為軍隊種糧。林潭屈從了,因為活下去,才有土地。
日子越來越艱難,兩個孫子餓死了。兒子們回來了,拉上林潭一起抗日,在一次伏擊中,哥幾個把日本兵殺光了。
可林潭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他對老婆說:日本人那樣對我們,我們就一定要像他們一樣殘暴嗎?太平日子才是好日子,有飯吃,年輕人不懂,但我們不能忘了。
貳丨小玉
林家的二兒媳小玉,跟普通的鄉下姑娘不一樣:小時候哥哥讀書,她就跟著學,嫁了人,她不願意整天待在家裡,喜歡跑去看進步學生抗日演講。
[凱瑟琳·赫本]飾[小玉]
她對丈夫說:你給我買一本書吧。
丈夫很困惑,沒想到家裡會出一個讀書的女人。出於對妻子的愛,他給她買了一本《水滸傳》。小玉愛不釋手。
戰亂中,城裡人把工廠的機器拆解開,分批運到大後方。村裡人看見了,都笑他們:有那力氣,為什麼不背袋米?
小玉卻不這麼想,她決定拉上丈夫,跟這群人一起走...
一年後,小玉夫婦回到村莊。夫妻二人已從懵懂的農村青年,成長為抗日戰士。他們偷襲日軍,機智大膽的小玉還潛入日軍駐地,毒殺了幾十個日本兵。
到了收獲的季節,他們接到上級的命令,勸說村民們燒掉屋子和糧食,到解放區去。林潭說:我愛我的土地,愛土地不就是愛國嗎?我死也要死在這塊地上。
叁丨吳連
吳連是林潭的女婿,在城裡開店,賣日貨。抗戰初期,學生們上街遊行,把他的店砸了。
因此,他覺得學生比日本人還壞。
在目睹了日軍暴行後,他當了漢奸。他說:天下太平才有錢賺,識時務者為俊傑。
吳連的工作是給日軍畫宣傳畫,比如,微笑的日本兵正在給中國難民分發食物,作為回報,日軍讓吳連一家過上了錦衣玉食的生活。
日本兵說:要不是這些漢奸,我們征服不了這個國家。
吳連想過幾天太平日子,但日本人逼他去查遊擊隊,而遊擊隊也正準備對他大義滅親。他說,我想兩邊都不得罪,現在倒好,裡外不是人!
他最後死在了日本人的槍口下。
這部《龍種》上映於抗戰勝利的前一年,還獲得1945年奧斯卡獎提名。
很多美國人通過這部電影,了解到在遙遠的中國發生了殘酷的戰爭。
為了還原出中國農村的真實生活場景,電影公司在距離洛杉磯36英里的地方,重新建造了一個村莊:50英畝的山地改造成梯田;12英寸粗的管子鋪了一英里長,以便把水導過來,淹出一片池塘;修了稻田,用大麥代替水稻;還蓋起了十間農舍,真是像極了中國鄉村。
美中不足是,道具組沒能買到中國土狗,只好找了一條當時還沒引進中國的雪納瑞代替。
電影的細節也很考究,比如,白人演員都將頭髪染黑,牧童在牛背上吹笛、農民在田裡插秧、女人在織布機前織布...如實反映了40年代中國農村生活,特別是林潭老婆嚼飯餵孩子的一幕,很接地氣,讓人拍案叫絕。
片中還有許多帶著時代氣息的臺詞,比如:女人解放了小腳,就像山羊一樣亂跑…
最值得一提的是,《龍種》的女主角“好萊塢常青樹”凱瑟琳·赫本,她曾獲得12次奧斯卡提名,是當時好萊塢的超級巨星。有網友說:讓她演中國人的震驚指數,相當於讓范冰冰去演撒切爾夫人。
據說這位敬業的女明星,把原著小說讀了許多遍,還研究了當時可以找到的所有的關於中國的印刷品。
片中還有一大亮點:導演選用了英文版《義勇軍進行曲》作主題曲,在電影中反複播放,而在本片上映多年後,《義勇軍進行曲》才成為中國的國歌。
最為難能可貴的是,這部電影沒有醜化中國人,也沒有簡單的將角色臉譜化處理。
比如,作為一個中國農民,林潭善良淳樸,但同時也目光短淺、大男子主義。比如,漢奸吳連雖然不知廉恥,卻也有很多的被逼無奈。
電影改編自同名原著小說,小說作者是賽珍珠。這個出生於1892年的美國女作家,才4個月大時,就跟傳教士父母來到中國,在中國生活了40年,經歷過戰亂和饑荒。她熟悉中文和中國人的生活習慣,甚至加入了中國國籍。
她喜歡中國,總是對人說:中國人民太善良,中國土地太美麗。
[賽珍珠](左)與[凱瑟琳·赫本]
她把對中國的熱愛寫進了小說,由於她對中國農民生活的描述,真切而取材豐富,並因此獲得1938年諾貝爾文學獎。
得到獲獎消息的那一刻,她先用漢語說了一句“我不相信”,接著又用英語說“這太荒唐”。
這個獎項,令她受到了西方精英階層的非議和挖苦,他們覺得,賽珍珠是依靠中國題材投機獲獎。而賽珍珠同樣不容於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因為她曾經批評國民黨政府:這個政府的官員貪汙腐化,絲毫不關心人民。
因此,當時駐瑞典的中華民國外交官,拒絕出席諾貝爾獎頒獎儀式。
賽珍珠在頒獎儀式上,她狠狠誇贊了中國古典文學,還特別提到了她翻譯的《水滸傳》...
她說:中國文學有極為粗壯的生活之根,它來自於人民,它服務於人民,它屬於人民。就像中國小說家一樣,我接受了這樣的教育,我要為人民寫作…
賽珍珠79歲那年,中美關系破冰,她一度想加入尼克松訪華團,回到朝思暮想的“故土”。
然而事與願違,中國發給了她拒簽的信函。十個月後,賽珍珠離開了人世。
去世前,賽珍珠還提醒身邊的美國朋友和讀者:我在中國生活的時間,比在美國長。
烏鴉 烏鴉電影 2017-09-2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