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天衡
中國若把推廣繁體字視作敵人的詭計,禮失求諸野,難保若干年後人們倒要在外國方能體驗漢字之美。簡體只是工具,繁體方是藝術,是不爭之事實。龍的傳人跟「龍的傳人」,分別可大了。
有報道指近年 大陸吹起一股學繁體字的風氣,一線城市諸如北京和上海都有不少二三十來歲的好學者報讀書法班,學習繁體字之美,也對整個漢字傳承重新反思。而早在去年兩會期間,京劇大師梅蘭芳之子梅葆玖提案,並公開倡議孩子們學習繁體字,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不能丟。可惜,統治者未必有心推動相關建議,不了了之。
大陸吹「民國風」的報道是由台灣媒體放出來的,繁簡之爭已不是單純的文化問題,而是政治問題。中華民國政府一直自視為中華文化的真正繼承者,而台灣人亦以學習和書寫繁體字為正統,建立起自豪感,亦即增加了對民國政府的歸屬,反之把中共推行全國的簡體字視為異端,有人(包括香港人)把繁體字稱為正體字,簡體字稱為殘體字,以昭正外之別。姑勿論以上立場的論據,大陸政府對國內推行繁體字早已存有戒心,正如香港人對本地企業使用簡體字極為反感,同理皆視為文化侵略,多加提防。
圖/網路
其二,學習漢字總是學繁知簡,而沒有學簡知繁,簡體字的演化本來借鑒行草,是以前知識份子加快書寫速度所創,但不知原字的字型就難知簡化,正如畢卡索工於寫實方可筆走抽象。學習繁體字有助學生了解漢字的結構,漢字是象形方塊字,知本型則知本義,對學習中文比簡體字更有裨益。官方短期可以繼續使用簡體,但漢學一科里怎能略過繁體不談?
圖/網路
此刻,中國若把推廣繁體字視作敵人的詭計,禮失求諸野,難保若干年後人們倒要在外國方能體驗漢字之美。簡體只是工具,繁體方是藝術,是不爭之事實。龍的傳人跟「龙的传人」,分別可大了。
東網
一則網路回應:
現時常用的中文字不會超過 8 千餘字,而簡體字約有 2200 多字,其中整體改變的只有
482 字,因此大多數大陸客在閱讀正體字時,不會發生任何問題。
下面這是來台灣當交換學生的大陸青年,回大陸後所寫下一段深值玩味的話: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超過 5000 年,但在文字保存上,最完整的並不是在大陸,而是在台灣,很多文化的斷層,經過文字簡化後,已然失去原先造字的應有精神與風貌。
這位大陸交換學生,舉了下面這些字為例:
亲 親卻不見, 爱 愛而無心, 产 產卻不生, 厂 厰內空空,
面 麵內無麥, 运 運卻無車, 导 導而無道, 儿 兒卻無首,
飞 飛卻單翼, 云 有雲無雨, 开 開関無門, 乡 鄉裡無郎。
而在大陸文字簡化成簡體字的過程,有些卻是簡化不了的:
魔仍是魔, 鬼還是鬼, 偷還是偷,
下面這是來台灣當交換學生的大陸青年,回大陸後所寫下一段深值玩味的話: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超過 5000 年,但在文字保存上,最完整的並不是在大陸,而是在台灣,很多文化的斷層,經過文字簡化後,已然失去原先造字的應有精神與風貌。
這位大陸交換學生,舉了下面這些字為例:
亲 親卻不見, 爱 愛而無心, 产 產卻不生, 厂 厰內空空,
面 麵內無麥, 运 運卻無車, 导 導而無道, 儿 兒卻無首,
飞 飛卻單翼, 云 有雲無雨, 开 開関無門, 乡 鄉裡無郎。
而在大陸文字簡化成簡體字的過程,有些卻是簡化不了的:
魔仍是魔, 鬼還是鬼, 偷還是偷,
騙還是騙, 貪還是貪, 毒還是毒,
黑還是黑, 賭還是賭, 賊仍是賊!
網絡
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敬請見諒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