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作者王家禧(右)辭世,享年93歲,圖為2000年,與長子王澤(左)合影。 聯合報系資料照
知名《老夫子》漫畫作家王家禧(以長子王澤為筆名,讀者為分辨第一代、第二代作者,以老王澤稱之。)於美國時間2017年1月1日凌晨5時57分因年老器官衰竭安詳離開人世,享年93歲。王家禧曾說:「我的一生就像漫畫,我儘可能的讓「老夫子」,也就是讓自己耍寶去逗樂讀者。 」
「老夫子」網站今天在網站公布這項消息。網站指出,王家禧於1925年出生於天津,1956年移居香港,曾在法屬天主教會負責繪聖經,兼辦教會「樂峰報」的編繪工作長達十多年之久。於工作之餘,從事漫畫創作,開始以「萌芽」為筆名,接著用好幾個筆名在報章雜誌發表漫畫作品。其中以長子「王澤」為筆名創作的《老夫子》漫畫,由「秦先生」首先登場,因人物個性顯明、幽默逗趣、文字簡潔,一推出深受讀者喜愛,大受歡迎至今。
老夫子商品。本報資料照
學建築的兒子王澤本尊,因見父親年紀漸老,於1995年毅然接下父親的棒子,繼續老夫子漫畫的創作。為了分辨兩時期的作者,讀者遂以老王澤、小王澤區分或漫畫家王澤、建築藝術家王澤。
今年2月才從實踐大學建築系專任教授退休的王澤,十分佩服父親王家禧,一直都是充滿活力與想像力的創作者,他創造的《老夫子》就是描寫平日生活的漫畫,既是你我日常的趣味,更是各種天馬行空的想像。經歷半個世紀,時空雖已改變,每個人對生活的期望也都不同,但其中的酸甜苦辣,透過耐人尋味的漫畫,仍然直入人心,與大家分享老夫子式的幽默。
《老夫子》作者王家禧辭世。圖/老夫子哈媒體提供
王澤指出,《老夫子》漫畫就是父親的一生。取之不盡的素材,都曾是北京輔仁大學西畫系高材生的他的寫照。年輕時王家禧是運動好手,游泳、跳水、溜冰、打獵樣樣精通,所以漫畫有許多運動、玩樂器和釣魚、陶塑等傳神畫面;而在樂團擔任鼓手的他,因為打鼓,練就成左、右手腳,可以同時做不同動作,日後成就了他雙手同時能作畫、寫字的絕活。又因為生活環境的歷練,造就了他敏銳的觀察力,這些都一一呈現在漫畫中。
王澤眼中的父親是個潮爸,也非常感動母親陳玲玲(漫畫中的陳小姐),日夜體貼悉心照顧父親的一飲一啄,自從移居美國加州後,父親平日最大嗜好除了畫漫畫就是釣魚,還迷上做陶器。因此,家中除了他使用的各式各樣釣漁竿,還有各種不同造型的人物、動物、和瓶瓶罐罐,尤其是大魚的陶品最為醒目。
王家禧父親是曾任東三省省長的王承斌,他繼承父親允文允武喜愛繪畫、母親個性幽默的優點而走上漫畫這條路。一生酸甜苦辣都嘗過的王家禧,對於人生起伏處之泰然,始終能從困境中自我調侃。他對生命的熱愛,透過幽默的筆,一一展現於《老夫子》,陪伴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王家禧(左)、王澤父子於1995年台北展出老夫子原稿時合影。王澤比較像秦先生,王家禧則像大番薯。圖/老夫子哈媒體提供
1995年,王家禧與太座陳小姐(前排右一),在台北老夫子畫展中與工作人員合影。圖/老夫子哈媒體提供
王家禧於一九二五年出生於天津,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西畫系,一九五六年移居香港,曾在法屬天主教會負責繪聖經。他在工作之餘從事漫畫創作,以好幾個筆名在報章雜誌發表漫畫作品。其中以長子王澤為筆名創作的「老夫子」漫畫,因人物個性鮮明、幽默逗趣,風靡台港兩地。
王澤去年剛從實踐大學建築系退休。他受訪時曾透露,父親因為太喜歡王澤這個名子,因此給他第一個兒子用,「畫了漫畫後捨不得,又拿來自己用!」
「老夫子」是五、六年級生的童年共同記憶。裡頭有身穿唐裝的「老夫子」,老是追不到女友的「大蕃薯」、風流倜儻的「秦先生」、美麗的「陳小姐」。
老夫子形象是五、六年級生的共同回憶。 本報資料照片
這三個人物都是王家禧身邊人物的綜合體。王家禧個性像「老夫子」、體型像「大蕃薯」,「秦先生」則是他的理想。妻子陳玲玲,則是「陳小姐」的原型。
王家禧原是家境優渥的世家子弟,卻在大陸易幟後蕩盡家產、帶一家大小逃難到香港,從頭開始,最後憑娛樂觀眾的漫畫「老夫子」揚名立萬。王家禧的跌宕人生,正是那一代文人的寫照。而「老夫子」上身穿不合身唐裝,下身是縮水西褲。不中不西的彆扭穿法,象徵他到香港,身處中西文明夾縫的窘境。
王澤過去受訪時曾透露,父親喜歡騎摩托車到處逛,到大排檔吃小吃,「對任何事都好奇」,就像漫畫中的「老夫子」,對人生起伏處之泰然、懂得在困境中自我調侃,「即使一再出糗,也不會失去探索新事物的勇氣。」這正是「老夫子」歷久彌新、留給一代代讀者的精神價值所在。
聯合新聞網
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敬請見諒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