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8, 2021

會偷三種懶,享盡一生福(值得收藏)

大東分享

作者:雲谷禪師

來源:國學生活(IDgxsh789

懶人自有懶人福,一日清閑一日仙。

人這一生,世事繁雜,免不了心煩意亂。

佛說:萬事隨風去,片葉不沾身。人生的大部分煩惱,都源於自己的內心,想不開、放不下、忘不掉。

有時候,讓自己“懶”一點,也是一種智慧。有些事情,懶得計較,反而是一種福氣。

心寬闊了,你會發現,再大的煩惱也不過是一場玩笑。

餘生,願你學會偷這三種懶,做一個有福之人!

1

雞毛蒜皮,懶得生氣

生活中,我們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生氣。

殊不知,生氣,是這世上最得不償失的事情。

佛經有云:嗔怒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一念嗔怒起,百萬障門開。

嗔怒就是記恨他人,經常發脾氣。嗔恨心一旦升起,往昔培植的福報,都會毀於一旦。人,越生氣,越沒有福氣。

人啊,生什麼氣?浪費了時間,折磨了身體,縮短了壽命。何必呢?

不如懶一些,計較少一些,心裡就輕鬆一些。天地本寬,而鄙者自隘。煩惱皆由心生,當自己內心通透,便沒有什麼能讓我們憂心。

從前有一個小沙彌,準備出門化緣。

誰知,剛一走出去,就被一個大漢惡狠狠地撞倒。小沙彌一個踉蹌,摔倒在地,膝蓋磕破流血,手掌也被劃破。

小沙彌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安慰大漢:“我走路應該更小心一點的。”

大漢內心愧疚,說:“我對你如此無禮,你卻沒有同我生氣,為什麼呢?”

小沙彌笑了笑,對他說:“我懶得生氣,生氣有什麼用呢?我的疼痛不會減輕半分,要是我與你爭執,便是結下一段惡緣。”

大漢本來要去找一個人尋仇,但是聽了小沙彌的話,頓時冷靜了下來。是啊!為什麼要生氣呢?如果他去了,不僅會弄得別人家破人亡,還可能為自己帶來牢獄之災。生氣,付出的代價,太過慘痛!

人活一世,本就是天地間一過客。就讓我們懶一些,能過去的就讓他過去。

就如布袋和尚的《插秧歌》:

手把青秧插滿天,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遇事不計較、懶得生氣,這是一種灑脫的人生智慧。


2

閑言碎語,懶得搭理

古語有雲:閑話終日有,不聽自然無。

人不管多完美,總會有人不喜歡你。面對閑言碎語,太過較真,只會傷害自己。再多的閑話,只要我們懶得搭理,它自然會過去。

誰人背後無人說,誰人背後不說人。

在意別人的評論,累的是自己,何必呢?不如學會懶一些,不要搭理,生活便會多一份清凈。

唐太宗曾經問許敬宗:“你是滿朝文武最賢能的一個,為什麼還總是有人在我面前說你的過失呢?”

許敬宗巧妙地回答:“對於農民來說,春雨貴如油,能滋養萬物,但是對於趕路的行人,卻討厭泥濘的道路;對於詩人來說,天上的明月可能是靈感的來源,但是對於小偷,卻無比討厭這樣的光亮。”

“老天都無法讓天下所有人滿意,何況我們普通人呢?”

是啊!芸芸眾生,每個人不盡相同,想讓所有人滿意,是不可能的。生活中的閑言碎語,不可太過當真。如果你都聽進去了,那你就輸了。

魯迅先生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人生漫漫,風也好、雨也好,希望你能夠按自己的意願生活。少聽一些閑言碎語,走自己的路!


3

不在乎你的人,懶得取悅

俗話說:千金易得,知己難求。

人生路上,過客匆匆,能遇到一個知己,是多麼難得。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在那些不在乎我們的人身上。

不喜歡你的人,不必取悅;不在乎你的人,不必強求。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要學會懶一點,取悅別人,遠不如快樂自己。

林徽因說過,真正的淡定,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取悅自己,要比刻意迎合有意義的多。

這世上,本就沒有誰應該取悅誰。

在娛樂圈裡,陳道明是少有的一種人。腹有詩書氣自華,時光流逝傲骨依舊!

他出身於書香門第,才華橫溢,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出道30年,現在已經是內地寶藏級的演員。

但是,他又不像是一個演員,更像是一個藝術家。

他很少接受採訪,也幾乎不參加商業活動。一有時間,就彈鋼琴、作畫,業余生活非常豐富。別人都說,他是一個“清高的只在戲裡低頭的男人。”

就像:

“舉世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屈原;

“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陶淵明;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李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周敦頤;

......

世人多媚骨,唯有君如故。

與其一味追求別人的認可,不如靜下心來,細細品味自己的生活。

真正層次高的人,懶得取悅別人。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我就是我,不想活得太累。

懶人自有懶人福,一日清閑一日仙。

人到中年,學會懶一點。心胸放寬廣一點,氣量放大度一點。

沒有必要處處計較而喪失了快樂;一味討好別人而丟失了自己。

人生苦短,把自己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瀟灑一點,快樂一點,糊塗一點,做一個快樂的自己!

隨喜轉發,功德無量!

*作者:國學生活(IDgxsh789),國學智慧,美好生活,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替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千萬國學愛好者的聚集地!

圖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視頻/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敬請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