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30, 2021

心修好了,話自然就少了

欣彤分享

【禪宗智慧】主講:雲谷禪師

話為利害本,口是福禍門。

佛曰:“一切法,從心想生。”

言為心聲,語為心境。

人的起心動念,都體現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

當你心修好了,你就會發現,你的話自然就少了。

01

禍從口出,人千萬不要亂說話

正所謂:“利刃割體痕易合,惡語傷人恨難消。”人的言語,最容易感召禍患。

佛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阿難跟著佛陀出城時,看到一個臟汙的糞坑中有一只人形大蟲,不斷流著淚仰望著佛陀。

阿難不解道:“佛陀,那隻蟲究竟是何罪業,以至於在那樣的臭水坑裡遭受痛苦呢?”

於是,佛陀說起一段往事:

過去,一位施主給寺廟供養了許多奶制品,恰有雲遊和尚到訪,這個寺廟的僧人就私自將其藏起,還說:“新來的哪配享受佳肴呢?”

雲遊和尚出言責備,誰知僧人卻破口大罵:“你們哪有資格享受美食!去廁所找吃的吧!”

因此惡口,在往後數百年的時間中,這位僧人就投生在廁所坑裡,成了那只蟲子了。

妄開惡言,痛苦加身。一次惡言,就要飽受數倍果報。所以佛家在五戒當中,就要求我們戒妄語。

中國有句老話,叫:“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

人生的禍患,多從是非來,而最容易生是非的,就是自己的嘴。

語言有可怕的殺傷力,出口的話是因,福禍就是果。

一句傷人話,自損七分福。不亂說話,就是在積口德。

02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涅槃經》裡說:“身口意孽凈,此則為上樂。”

人生在世,話越多,越容易招惹禍患。守好口,才能不造孽。

有這樣一則笑話:

有個剃頭匠因為不會說話,經常惹得人生氣。於是他下定決心,給人剃頭時堅決不說話。

一位老學者聽聞此事後,覺得新鮮,就專程找到剃頭匠這裡。

剃頭匠不張嘴光比劃,老學者說:“你說話呀。”

剃頭匠說:“我不能說啊,我一說話就傷人。”

老學者笑著說:“沒事,我不會怪你的,你的說吧。你有兒子嗎?”

“我哪有兒子,我要有個你這樣的兒子,還用幹活嗎?”剃頭匠張口接道。

老學者聽完,說:“你這麼不會說話,還是幹點別的活吧!”

剃頭匠摸著老學者的頭說:“我要是不幹這,這玩意兒誰給你收拾!”

故事裡的剃頭匠並非惡人,但他說出來的話卻總在傷人。不論傷人的話有意無意,對聽的人而言,就是一個個難以治愈的傷口。

佛家倡導“止語”,就是讓我們口孽清凈。但要知道,止語,不是不講話,而是少說無意義的話。

人一話多,就容易急躁;人一急躁,就一定會出錯,這就是言多必失。所以《易經》告訴我們:“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

話少的人,三思而後言,就能觀照到自己生起的念頭,這樣的人,不造口孽,自然有福。

03

話越少,心越靜,福氣越大

佛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人一生的禍福吉兇,都是自己的因果孽力。

有惡念、惡言,自然招至惡果;修善心、善語,自然福氣多多。

有一個國王,勤於政務,但國家卻日漸衰退,於是在大師面前喋喋不休地問了許多問題,然後期待開解。

大師卻始終一言不發。很快地,國王坐不住了,再次詢問大師。

只見大師緩緩起身,示意國王來到河邊,架起火堆。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火堆照亮了整個夜晚。

天亮了,火堆熄滅了。大師才第一次開口說話:“你知道為什麼你無法讓國家繼續繁榮了嗎?”

國王滿是困惑。

大師說:“火焰很有力量,能橫掃一切障礙,似乎能將黑夜劃破。可現在留下的卻只有灰燼。但你看我們身邊的這條河,一夜安靜,幾乎讓人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它所經之處,卻有盛開的花朵和繁茂的樹木。”

說完,大師轉身離開,留下國王若有所思。

一把火,燃燒的激烈,卻無法留下些什麼;一條河流,雖悄無聲息,卻能滋養大地,綻放生命的璀璨。

有時,適當的靜,反而更有力量。

說話也是如此。 話越多,人越浮躁,心越不定,就很難看到自身的習性。只有話少了,人靜了,你的心才能安靜。心平氣和了,才能善護口業。

真正的智者,心靜人安,從不妄言,所以話越來越少。

《雜寶藏經》告訴我們:“智者不毀謗他人,也不隨意輕言。”

喜歡和人爭執,是心中有“我慢”;喜歡道人是非,是心中有“嫉恨”。

守心是福,守嘴是德。

守好一張嘴,說一次愛語,就是布施一次,得無量功德!

請您轉發分享,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作者:雲谷禪師

國學精粹文摘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