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美貌傾城的戴安娜,輸給的對象是老女人卡米拉;而賢良淑德的張幼儀,敗給的是沙龍女王林徽因和陸小曼。譬如,有人拋棄髪妻的理由是“我們已經沒有共同話題”,這通常的意思是,你已經跟不上他的優秀;而有的人另覓真愛,是因為“婚姻裡你給了我太大壓力”,女強男弱又變成了關系殺手。好吧,縱使你練成不敗金身,出得廳堂下得廚房浪得行房,渾身散發著雅典娜的光輝,也未必代表你的另一半不會有外遇。你沒有聽過有一種出軌理由叫——“你太完美了,我只想找個普通人過普通日子”麼?
所以呢,一個人出軌總會有理由。但并不是如果沒有這些理由Ta就一定不會外遇。“成千上萬個門口,總有一個人要先走。”外遇這件事情不只關乎性別,不要總嚷嚷著“男人靠得住母豬會上樹”,現實中的晝顏妻,也并不在少數。這只關乎人性。
人性最基本的一點,我認為是“有限”。能力有限,資源有限,最重要的,生命有限。如果沒有死亡這件事,世界上所有的意義體系都要被改寫。試想一下,如果沒有死亡,你還會那麼焦慮麼?你還會在意眼前的成功失敗貧窮富有麼?你還會著急尋找一個永恒麼?你還會輕易說出“我永遠”三個字麼?
因為“有限”,所以人都有兩個基本需求——安全需求和拓展需求。前者保障自己的生存,後者期望通過某種方式,自己的生命可以和永恒連接。
先說安全需求。人是群居動物,人的安全感絕大部分來自于社會關系。不妨試想一下在原始叢林裡,有一個人,跑得沒有豹子快、牙齒沒有獅子尖、體格力氣不如大象、靈活度比不上猿猴,甚至緊張時候排出的氣體都熏不走進攻者,TA為什麼能生存下去?就算換到現代社會的水泥叢林,如果沒有食物的供應者、如果沒有國家暴力機器維持社會秩序、如果沒有教育者仲裁人等等社會角色,一個人真的能生存下去麼?其實在安全需求層面,我們并不比一個初生的嬰兒要求得少。一種穩定的、可重復的、可預期的社會關系,是人為了滿足自己的安全需求一定會追尋的。
而婚姻這種形式生來就是帶來安全感的。不管你把婚姻解構成什么麼樣子,婚姻都有最基本的整合婚姻雙方資源、保障資源給到下一代的功能。因為婚姻這種穩定的、受社會習俗和法律所保障的特性,所以通常來說,外遇追求的都不是安全需求而是拓展需求。
如果讓我排序,安全需求是在拓展需求之前的。這可以解釋大多數人為什麼即使有了外遇,理智上也不會選擇離婚。小三自斷其路的臺詞通常是“你什麼時候離婚”?一下子把獵奇的真愛之旅降格到了破壞對方基本安全感的地步。二奶通常相安無事一點,無非買包買得厲害一點,但錢貨兩清童叟無欺,相對而言安全得多。好了, 什麼樣的人外遇了就真的要離婚呢?一般都是占有了相當社會資源、對自己能力相當自信、婚姻中另一方對TA并沒有特別價值的“成功人士”。那麼長的一串定語,只是為了要說明,在TA的自以為裏,自己就能為自己提供安全需求,完全不需要借助婚姻這種手段。
真的是這樣麼?讓我重新申明一下,人的基本特點,是“有限”,沒有人可以例外。巨大的社會成功,可能會給人帶來“我就是自己的安全感”這種假想,但只要時機合適,這種假想也非常容易破滅。譬如,香港一淪陷,范柳原就娶了白流蘇。譬如,有著名情感雞湯師在答“怎麼制止老公慣性出軌”時說的,“除非他人生有了大變故,如雙親去世”。天災人禍面前,個體的渺小感永遠存在,只要人一體會到自己的渺小,尋找一個滿足安全需求的洞穴幾乎就是本能選擇。
所以,如果為了預防另一半外遇,你可以做兩點,第一,告訴TA外遇就等于婚姻死刑;第二,努力增加自己在TA安全需求裡的分量。這個社會上為什么男性外遇比例高過女性呢?因為在傳統男權社會,男性占有的社會資源要多得多。女性通常在經濟這個重要的安全需求方面,要依賴男方。安全需求尚未滿足的時候,大多數人是不愿意想自己的拓展需求的。
我想了很久“生孩子”到底是“安全需求”還是“拓展需求”,最後還是決定放在“安全需求”裡。對許許多多人而言,傳宗接代是和“永恒”掛鉤的唯一方式。最近有個概念叫“代際自我”,意思就是,我前面有那麼多祖先,後面還有兒孫,我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卻用某一種方式在通向永恒。這雖然是拓展了生命,但方式比較傳統和安全,所以更多給人帶來的還是安全感。
“愛情”,是一種超現實存在,它完全區別于庸碌的日常生活,因此被那麼多人追逐和熱愛。在婚姻裡的人,外遇“愛情”,其實在說TA心裡隱蔽的那種超越現實的渴望。現實當然是不堪的,除了柴米油鹽孩子屎尿屁,更致命的一點,我們的生命竟然如此有限。一眨眼,竟然中年,再一眨眼,竟然要老了。真是不甘心啊!怎么才能拓展生命呢?長度無能為力的情況下,拓展維度就變成了很多人的選擇。“維度”是什麼就是生命的可能性。
渴望重新擁有那種生命的熱度,渴望回到青春裡那種“未來天大地大無限可能”的心境,于是一頭扎進炙熱的戀愛和新鮮的刺激裡去。從這個方面想,中年人的外遇,真是帶有一點自我救贖的悲壯,和向有限生命挑戰的浪漫色彩。當然被拋在婚姻中的另一個人并不這麼看。
所以如果你問我有沒有一種婚姻可以絕對杜絕外遇,我只能很悲觀地告訴你,沒有。藝術可以通向永恒、文學可以通向永恒、哲學可以通向永恒,但很遺憾,這些統統不能成為外遇的替代品。更可能的情況是,長期浸淫這些的人,會比普通人對自己的拓展需求更敏感。所以嫁娶詩人、哲人、藝術家,這本身就是高風險項目,三觀泯然眾人的人們要慎重。
承認人生的有限,所以我們有安全需求;挑戰人生的有限,所以我們有拓展需求。此消彼長,浮浮沉沉。渺小的人們在巨大的因果網裡,一個蝴蝶的扇翅就會帶來完全逆轉的情形和不一樣的結果。這就是我為什麼喜歡寫故事,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會外遇。
AnyElse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