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年分享
情緒、情感的異常,會干擾和抑制人體的自調機能,從而導致生理功能的失調和各種疾病的產生。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老祖宗的警世明言,從預防疾病方面為人們敲響了警鐘。
不良情緒給健康帶來危害,郝萬山說,目前,由於多種因素影響,表現為亞健康狀態的人呈上升趨勢。其實,亞健康是介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生理功能低下和心理適應能力低下的狀態。具體表現多種多樣,如易疲勞、腰酸背痛、睡眠欠佳、食欲不振、排便不爽。
精力不足、心理脆弱、多愁善感、焦慮緊張、心煩急躁、怨天尤人、牢騷滿腹、月經紊亂、低熱、淋巴結腫大等等。亞健康不僅是許多疾病的前奏,還是衰老的徵兆,世界衛生組織把亞健康當作是21世紀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
“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們,如果不注意情緒上的自我調節,就會逐步發展為疾病,我們千萬不可掉以輕心。”而情緒對健康有哪些影響呢?郝萬山介紹,不良情緒直接導致氣機紊亂。我國古代的醫家總結出:
“怒則氣上,怒傷肝。喜則氣緩,喜傷心。思則氣結,思傷脾。悲則氣消,悲傷肺。恐則氣下,恐傷腎。”
情緒、情感的異常,會干擾和抑制人體的自調機能,從而導致生理功能的失調和各種疾病的產生。如一些心身性疾病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冠心病等。
他舉例說,曾有一女病人因離婚以及財產糾紛,一夜失眠而導致斑禿。一女孩由於其母的苛刻要求,而造成精神緊張,得了嚴重的皮膚病。一高血壓老人突然看到自己多日不見的小女兒,喜極傷心而猝死。這些都是與情緒、情感有關。
注重修養 心理平衡,“為避免不良情緒給健康帶來的種種危害,我們要掌握一些保證生理健康的方法。”郝萬山說,人體與生俱來就有自動優化調節機能(簡稱自調機能)。解放自調機能的方法包括心理平衡調節法和修德、修心。前者有宣泄法、轉移法、理喻法、以情勝情法、改變觀念法等。
郝萬山告訴人們,中醫的促進、鞭策自調機能方法也有助於健康。該方法就是運用各種刺激手段,通過改善肌膚血液循環和促進經絡經氣運行,達到激發、促進、推動人體自動調節機能的效果,進而起到調節身心,保護健康的作用。如拍打、搓揉、刮痧、拔罐、循經推按調理、正脊、推拿、點穴、“312”經絡鍛煉法、敷藥、針刺、艾灸、埋線、割治、放血、運動、食療、藥物調節等。
郝萬山老師
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
六經辨證的理論和應用研究。經方防治常見病和疑難病的研究。《傷寒論》文獻研究。主講並已出版的VCD或DVD有《郝萬山傷寒論精講》、《亞健康與養生》、《千古中醫故事—張仲景》。
“郝萬山:我的四十年從醫感悟”
作為學者,身為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的郝萬山,一本《郝萬山傷寒論講稿》早已被當代中醫教育界視為圭臬。作為醫生,郝萬山已從醫40餘年,救治患者無數。作為健康科普教育者,他在健康教育的講壇上已經耕耘了30年,足跡遍布亞歐美澳和國內包括港臺在內的大多數省市。近來因為《百家講壇》的《郝萬山說健康》節目,名字更是家喻戶曉。
在前去採訪的路上,記者還有些擔心,害怕他說太多晦澀的中醫理論以至難以成文。然而,當與郝萬山面對面坐在一起時,一股難以言表的安穩與平靜感如涓涓細流般傳遞過來。他個子不高,然而思路卻異常清晰,“醫生能幹什麼?”,則是他四十多年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他認為,醫生並不是萬能的,醫生只不過是在人患重病以後,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人們適當減輕痛苦,延長一定時間的生命,真的病入五臟,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很多人把健康交給醫生,不注重養生保健,實在是一個誤區。
在他看來,了解醫生能幹什麼,知道自己能從醫生那裡得到什麼,遠比單純獲取健康知識重要得多。
“感悟,包治百病到醫學的局限”
人們常說學醫三年,天下無不治之病,治病三年,天下無治病之方。當郝萬山離開大學,走向工作崗位後,真的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你知道嗎?我年輕時做住院醫,醫院每天要往太平間送多少人啊?我看到的,每天都有五、六個往太平間送。所以各大醫院的太平間門,一定不能朝向居民小區。”郝萬山說。
緊接著,大學同窗的遭遇更是讓年輕的郝萬山對醫生作用的局限,產生了清楚的認識。某同學大學畢業的時候得了感冒,進而染上了扁桃腺炎,接著竟發展到腎小球腎炎。畢業後,這位同學被分配到了外地,幾年之後疾病就進展到腎功能衰竭。雖然在北京為他找到了腎源,做了腎移植,但過了一年,移植的腎又腎衰了。之後又是第二次腎移植,可過了半年,這位同學還是因全身多臟器功能衰竭而去世了。
“他是醫生,在大醫院工作,可最後還是挽救不了他的生命。你說醫生能幹什麼?”郝萬山特別提到《黃帝內經》的一句話:“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疾病形成了才去治療,這就像口渴了找水喝,結果井還沒打;要打仗了,才發現連兵器都沒有,還要鑄造兵器,這不就晚了嗎!
“我上學的時候讀這句話,很不以為然。然而,眼睜睜地看著年輕的同學一步步走向死亡,讓我重新審視這句話的重要意義——一定要重預防。”郝萬山告訴記者。於是重預防,逐漸成了郝萬山健康宣傳的基本理念。
“思考,靈感來自奇怪的長壽村”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郝萬山來到四川講課,當地的醫生無意間提起位於都江堰附近有一個長壽村,地方非常偏僻,但百歲以上的老人很多。郝萬山連忙追問,這麼重要的信息,為什麼不報道出來,讓大家都知道呢?
這個醫生苦笑著回答:“調查隊去過幾次了,但我們不能公布調查情況。都說抽煙不好,他們都抽自己曬的大煙葉子,從十來歲抽到一百多歲;都說喝酒不好,他們都喝酒,喝自己糧食釀造的白酒;他們都吃肥肉,吃自己養的大肥豬肉,別的肉、海鮮都沒有。難道我們去宣傳,抽煙、喝酒、吃肥肉能活一百歲?”
聽到這裡,郝萬山做出了精辟的分析:“心要靜,身要動,就是他們的長壽之道。他們地處偏僻,過著自耕自足的平靜生活,對身外的錢財名利,聲色犬馬不去追求,符合心靜原則。他們自幼耕作,一直到老,符合身動的原則,這就是他們的長壽之道。”
可面對工作和社會的沉重壓力,人們怎麼能夠心靜呢?郝萬山的方法是:靜能生慧,用智慧去處理一切事情,而不是用情緒去處理事情,就不會影響健康。動能生陽,陽氣通達,代謝流暢,身體就會健康。長壽村的居民雖然可能並不太符合現代的健康標準,但卻完全達到了心要靜,身要動的要求——自種自食,無論魏晉。
“突破,法國婆媳的啟示”
不過,“心要靜,身要動”,雖然只有六個字,但要做到並不簡單。身動,尚且知易行難,心靜,則知已不易。如今,治療心身性疾病和抑鬱症、焦慮症是郝萬山的專長之一,每天來看病的人絡繹不絕。如何才能讓病人做到心靜,郝萬山認為,除了要讀書學習,提高精神境界和文化素養外,還可從調整病人體質入手,因為中醫認為當體質良好的時候,人更容易抵抗心理的波動。
身體歸身體,可有些病人心理上如果拴上了死結,要解起來就更加困難。
大約二十多年前,郝萬山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市上課,一位醫生帶來一個腳後跟疼的病人,怎麼治都治不好。發病經歷更是奇怪,她到國外旅遊一圈,什麼毛病沒有,卻在回家時離家還有100米的地方,開始疼得走不了路了。
郝萬山看這位病人不像是純粹的身體疾病,便問起她家裡都有哪些成員,關係如何,結果這位婦女忍不住哭了。原來,她一家三口和婆婆住在一起,而她非常懼怕見到婆婆,因為婆婆曾說過很多傷害她的話。這個家她怕回,但卻不得不回。
“我除了給她開藥之外,還給她寫了兩句話並讓翻譯譯成法文寫在下面,第一句是‘解鈴還須繫鈴人,心病還須心藥醫’,第二句是‘寬容他人就等於寬容自己’。”郝萬山說。
時間轉眼到了2002年,郝萬山在法國巴黎講課,這位婦女聞訊竟然專程去找他。她告訴郝萬山,她腳後跟疼已經徹底好了,不過並不完全是吃藥好的,吃藥只可以減痛於一時。
原來當年,這位婦女曾對著那兩句話反複看,但仍無法釋懷。婆婆去世了,她收拾婆婆遺物時,腳後跟還是疼。三年前,兒子娶了媳婦,也住在一起。她對媳婦新的思維和行為就是看著不順眼,有一天她對著媳婦就想說一句話,話到嘴邊,突然意識到,這不就是當年婆婆說我的那句話嗎?這時,她一下明白了,當年婆婆說她不是壞心,因為此時她說兒媳婦也沒有壞心。自此,她心中的那個結終於打開了,從此腳後跟再也沒疼過。
“理解這兩句話,我整整用了七年時間。”這位婦女說。所以郝萬山在治療心身性疾病的過程中,除了用藥物調節身體素質外,也注重病人的心理調節。在他的多場健康講座裡,常常提醒人們,學會換位思考,換個角度看問題,或許就可以柳暗花明,峰回路轉,放下許多糾結。
“自律,要給病人宣泄的機會”
誰都不能否認,醫學是進步了,醫生的分科分工也更細了,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郝萬山講起了自己接診過的一位來自日本的病人。這位病人在日本的時候,曾因心慌心跳,多次到心內科找醫生,說自己最近總是心慌氣短、胸悶憋氣。可是經檢查,做心電圖正常、超聲心動正常、冠脈造影也正常。心內科醫生就給病人說:“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病人急了:“可我還心慌怎麼辦?”“那就不是我的事了。”醫生說。
“醫生是要看病的!”郝萬山感嘆道,現代醫學分科越來越細,專科醫生的比例也越來越大,雖然一方面看是更加專業了,可另一方面,各人只掃門前雪,把病人在科室間踢來踢去,離醫生“看病”的本職卻越來越遠。
給病人一個宣泄的機會,這是郝萬山認為醫生“看病”需要遵守的準則之一。“病人都有太多的痛苦想從周圍得到慰藉,可家人、朋友已經聽得太多了,不願再聽。如果醫生再不願意聽,找各種理由隨意打發病人,那他們還能找誰啊?”
可是,醫生要做到這一點,並非易事。在郝萬山的診室裡,每天都會湧入各種病人,一開口就說個沒完,不少人還會帶上一堆之前的檢驗報告和處方單,一股腦全倒在郝萬山的桌上。郝萬山也不急,病人說什麼就從容地聽著,病人給什麼單子,都接過來仔細地看一番。
“換個人,早就不耐煩了,肯定會說,你是來看中醫還是西醫?看中醫,還給我一堆西醫的單子幹嘛?”郝萬山身邊的一位助理感嘆。正因為如此,他的門診工作量就特別大,但郝萬山依然從容不迫地接待一個個病人。
病人的發泄照單全收,醫生壓力自然就增大了。對於如何保護自己,郝萬山認為還是“心要靜,身要動”這六個字。寬容他人,不強迫自己,哪怕在睡眠上,也是想睡就睡,不苛求每天睡夠多長時間。不刻意鍛煉,平時能走路就不坐車。至於飲食上,郝萬山更是簡單,飲食以素為主,但也不排斥吃肉。早飯、午飯比較豐富,晚飯吃得相對簡單,每周保持有一個晚上不吃正餐,以便讓胃腸適當休息。
圖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