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16, 2020

愛吃的人,最值得深交

 高良分享

作者:一本叔

來源 | 一星期一本書(IDyer808

古語有云:早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吃飯早已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庭是否幸福,生活是否如意,從一個人對食物的態度便可見端倪。

在這煙火人間,愛吃,是一種福氣,愛吃的人,最值得深交。



- 01 -

愛吃的人,有生活情趣

在《雅舍談吃》一書中,曾講過一個些許誇張而又有趣的小故事。

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格外有名,傳聞它家的湯包湯汁多到「能順手流到脊背」。

據說有兩個素不相識的人到店裡吃湯包,在同一張桌子前面對面坐著。

其中一位一口咬下去,包子裡的湯直飈到對面客人的臉上,把那人噴了個「滿臉花」。

可是「肇事者」並未察覺,依然低頭吃著熱乎乎的包子。

而那位對面客人也不顧自己花了臉,繼續不動聲色地吃著。

店小二發現後,趕忙擰了一個熱手巾準備送過去,旁邊的客人卻紛紛笑勸:「不忙,他還有兩個包子沒吃完哩。」



生活原本充滿了瑣碎與漫長,但愛吃的人,總能把生活過得情趣盎然,有滋有味。

與他們相處,仿佛巋然不動的食物也變得可愛了起來。

很多時候,能夠認真對待每一頓飯的人,也必然會認真對待自己的生活。

當你把吃飯當成一種享受,即便是匆匆而過的行人,也能感知你生命的熱度。

在這世間,鮮花著錦也好,平淡無奇也罷,只要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便能邂逅那些零星的美好。



- 02 -

愛吃的人,有處世智慧

梁實秋和胡適相交甚好,他們不僅是彼此工作上的搭檔,生活中的同伴,還是誌趣相投的「飯友」。

有一段時間,胡適家裡把周日當成「家庭開放日」,梁實秋便是常客。

當梁實秋第一次去胡適家的時候,胡適的妻子親自下廚,做了他愛吃的「一品鍋」。

「一個大鐵鍋,口徑二三尺,熱騰騰地端上來,裡面還在滾沸。一層雞、一層鴨、一層肉、一層油豆腐,點綴著一些蛋餃,還有蘿蔔、青菜,味道好極。」



那道菜文火慢燉,色香俱全,令梁實秋終身難忘。

因為食物,氣味相投的人被緊緊聯繫在一起,從此有了溫暖的記憶。

張小嫻和蔡瀾也是愛吃的人,他們曾經為了吃一頓滿意的飯,一個晚上跑了八個地方。

剛在餐館坐定,菜上來了,只要有一聲「不好吃」,蔡瀾就立刻說:

「不大好吃就不吃,我們到別處去,倪匡說的,在我們這個年紀,吃一頓就少一頓。」

正因生命有限,吃一頓少一頓,所以他們每一餐都不會辜負,無論是桌上的食物,還是一起吃飯的人。

即便是為了好友的滿意要花費時間奔走八個地方,也在所不惜。

浮生若有夢,一張桌子,一頓熱飯,攜知己二三,賞明月清風,一同把酒言歡。

在這吃吃喝喝之中,就算吃下去的是粗茶淡飯,填在肚裡的卻是實實在在的幸福。

愛吃的人,懂得付出,亦懂得珍惜,與之為友,不會虧待了自己的胃,也不會虧待了坦率的真心。



- 03 -

愛吃的人,豁達大度

一直很喜歡蘇東坡,不僅僅因為他的才情,更因為他的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

縱觀東坡一生,曾被貶三次,皆是不毛之地,雖身處窮鄉僻壤,他卻在自己心中種下了世外桃源。

儘管仕途多舛,前路漫漫,可他荷鋤種田,怡然自得,一路走,一路吃,一路吟。

東坡肉、東坡羹、東坡肘子、東坡豆腐……他鼓搗出來的菜餚味香而色美,與詩作一同流傳千古。



一貶黃州,他一笑置之,只管大快朵頤:「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二貶惠州,他笑容不改,繼續發現美食:「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三貶儋州,他與當地百姓結下魚水之情:「明日東家知祀竈,只雞鬥酒定膰吾。」

一字一句中,根本看不到他的痛苦,只見他浮沈歲月里的溫柔。

一個人的肚子倘若裝下了美食,早早被治癒,大概就騰不出地方再去裝怨氣了。

蘇軾的美食之旅,如同一場自我的修行,翻炒蒸煮即是敲打磨練,酸甜苦辣便是百味人生。

心寬似海的他,以豁達為輔料,以豪放為佐料,於困苦中吃出滋味,吃出文采,吃出境界。

愛吃的人,懂得人間至味是清歡,即便置身低谷,也能敞開胸懷,寄情美食,於轉角處遇到柳暗花明。



- 04 -

愛吃的人,懂得生活的儀式感

有人用時間活出了味道,有人卻虛擲了光陰,這兩者之間,差的是儀式感。

梁實秋是個講究儀式感的人,在他的心中,始終對美食懷有一份敬畏。

冬夜裡,當他聽到深巷賣羊頭肉小販的吆喝聲,會立即從被窩裡爬出來,然後等小販在門口昏暗的油燈下給他切好,再重新鑽進被窩,在枕上一片一片把羊頭肉放進嘴裡,一解饞癮;

臘八節,午夜剛過,他就和家人搬出擦得鋥亮的銅鍋,把預先泡過的五穀雜糧如小米、紅豆、紅棗、桂圓等開始熬煮,待到臘八早晨每人一大碗,唏哩呼嚕地喝個盡興;

留學歸來,他格外想念家鄉的爆肚兒,於是回鄉的第一天,便步行到致美齋一口氣叫了三盤爆肚兒,酒足飯飽,生平快意,隔五十餘年尤不能忘。

對於吃,梁實秋始終懷揣著一份虔誠,一份情懷。他不僅愛吃,也是個會吃飯、會做飯的人。

全聚德的燒鴨,厚德福飯莊的瓦塊魚,東興樓的芙蓉雞片……北京城基本被他吃了個遍,甚至哪家店哪道菜最好吃他都記得清清楚楚。

他與妻子也格外恩愛,他們在廚房調和著柴米油鹽,在案板上細細切碎生活疾苦,在湯鍋中耐心熬煮出幸福的滋味。



梁實秋曾說:

「偶因懷鄉,談美味以寄興;聊為快意,過屠門而大嚼。」

或許,人生就是如此簡單,有飯吃,有人愛,酒足飯飽,皆大歡喜。

作者:一本叔,公眾號:一星期一本書(IDyer808)

圖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