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倡:早點“養”血管,勝於老來“治”。
人體每6.5平方厘米的皮膚上就分布著長約6.1米的血管。好的血管讓人看著特別舒服:動脈血管富有活力,血管口徑大,管壁光滑、柔軟,彈性好,輸送血液的能力也最強。可有些人的血管不免讓人捏一把汗,就像家中的自來水管一樣,用的時間長了,管道內壁就要結垢、生銹,逐漸導致管道受阻而無法供水,堵了之後就是伴隨著,如頭暈、頭痛、胸悶、氣短、肢體麻木、神疲氣短、耳鳴、視力退化、失眠健忘等。這些癥狀都是因為動脈硬化引起血管變窄、供血不足引起的,不同的是血管變窄、堵塞的地方不同。血液中的“水垢”是指膽固醇、甘油三酯等,它們在血管壁上越積越多,形成如同黃色小米粥樣的斑塊,久而久之,使血管壁彈力下降,血液流動受阻,最終因缺血而引起心、腦血管病、高血壓、腦血栓、糖尿病。因此,過了三十歲以後,我們就應該像愛護容貌與肌膚一樣,學會呵護、關愛我們的血管。
1、在情緒壓抑,過於較真;
2、嗜吃方便面及餅幹、點心,偏食肉類食品;
3、不願運動;
4、每天吸煙支數乘以年齡超過400;
5、爬樓梯時胸痛;
6、手腳發涼;
7、手腳常有麻木感;
8、忘性大,經常丟三落四;
9、突然胸部不適而昏倒在地上,或有馬上要“死去”的感覺。
11、直系親屬中有人死於冠心病或中風等;
12、體力活動時有心悸、疲勞、氣急等不適,或產生呼吸困難感;
13、勞累或緊張時,突然出現胸骨後疼痛或胸悶壓迫感 ;
14、出現脈搏過速、過慢、短促或不規則;
15、熟睡或做惡夢過程中突然驚醒,感到心悸、胸悶、呼吸不暢,需要坐起來一會兒才好轉;
17、突然出現一陣心悸、頭暈、眼前發黑,有要跌倒的感覺;
19、膽固醇或血糖升高;
如果你:符合其中1—2項,說明你的血管年齡尚屬年輕;符合3—4項,提示血管年齡超過生理年齡10歲以上;符合5—8項,說明你的血管年齡將比生理年齡大20歲以上。後兩種情況的出現,提示你患糖尿病、心臟病、腦中風的可能性較大,到了該調整生活方式的時候了。
三、遠離血管“天敵”的黑名單
1餐餐大魚大肉,血管容易堵。三四十歲的人常在外面應酬,餐館裏的菜多用“高油、高鹽、高糖”和“濃油赤醬”炮制出來,導致血管裏的脂肪越來越多,容易將血管堵塞。
2 晝夜顛倒,打亂血管生物鐘。三十歲以上的人大多是單位的中流砥柱,不可避免地成為“熬夜族”。從養生角度來說,晚上11時到淩晨四五點鐘,是保證肝臟代謝血流的時間。熬夜時,不止你自己,心腦血管的生物鐘也會被打亂,導致體內過多地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讓血管收縮、血液流動緩慢、黏稠度增加。長期 “黑白顛倒”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會比正常人增加一倍。
3 一天兩包煙,血管易“中毒”。“吸煙是導致血管發生故障的元兇之一,哪怕你身體再好,一天兩包煙,也肯定會給血管留毒,讓它一天天脆弱下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血管外科主任張紀蔚說,美國科學家50多年的研究表明,每天吸煙20支以上,冠心病風險會增加2—3倍。還有研究發現,熬夜時吸煙, 會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時升高8倍以上。
4 運動少,血管垃圾多。下肢血管也很重要,但常被大家忽視。如果腦血管有問題,出現心臟病的幾率是正常人的2—3倍,可如果下肢血管有問題,這幾率就會變成 4倍。正常人皮膚上每平方毫米約有600根毛細血管,平時只開放100—200根,多運動能讓更多的毛細血管開放,促進血液微循環;而長期不運動,血管內的垃圾會逐漸累積,形成粥樣硬化斑塊這個“不定時炸彈”,還會影響到毛細血管供血,並且隨時可能被引爆。
5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拖累心腦血管。高血壓、糖尿病、三脂高患者像雨後春筍不時地湧現出來。許多糖尿病、高血壓患者都有共同的體會,用藥時間越長,越感到各種藥物不起作用,即使加大藥量,療效也不明顯,還腎、肝造成傷害,糖尿病、高血壓患者一旦並發其他病癥,還會危及生命。
6肥胖體質血管堵塞高風險人群。肥胖易與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結合在一起,會導致血管老化的程度大大提速。因此,無論男女不要將減肥只定位在求美的層次上,而應從血管健康的高度來認識,並付諸於實踐。
溫馨提示:我們致力於為您的生活提供健康指導,但並不能替代醫生之診斷治療,如您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