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指1945年8月15日大日本帝國宣布無條件投降,且於同年9月2日舉行投降儀式並正式簽字投降,自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1945年7月,大日本帝國海軍實際上已無法繼續執行作戰任務,同時同盟國也不斷實施東京大轟炸並開始策劃入侵日本的沒落行動。雖然以軍事參議官會議為首的日本政府公開表示仍打算繼續堅持與同盟國作戰,然而日本高層也開始私下拜託保持中立國立場的蘇聯就和平一事進行談判,期望能盡可能爭取日本和平投降後仍處於有利的談判地位。但與此同時,蘇聯則依據其在德黑蘭會議和雅爾塔會議中與美國及英國所做的承諾,開始準備計畫攻擊日本於海外佈署的部隊。
1945年8月6日與8月9日,美軍分別在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另一方面蘇聯則在8月8日傍晚決定單方面廢止《日蘇中立條約》,並且根據《雅爾達協定》的約定準備展開八月風暴行動。1945年8月9日午夜過後,已經向日本宣戰的蘇聯軍隊迅速入侵日本的殖民地關東州、以及掌管滿洲地區的傀儡政權滿洲國等。這兩項衝擊造成在8月14日時,昭和天皇決定要求軍事參議官會議接受美國、英國、中國與蘇聯在《波茨坦公告》中所訂下的停戰協定,並且透過駐瑞士和瑞典的大使館來向盟軍發放消息。在經過多次幕後談判以及未遂政變後,昭和天皇在8月15日日本標準時間中午12時向日本全國以錄音廣播的方式發表《終戰詔書》,宣布日本政府決定遵從同盟國集團的無條件投降之要求。
8月28日,駐日盟軍總司令開始接管政權且佔領日本,隨後同盟國集團便開始展開一系列戰後改革計畫,其中在1947年5月3日時公布新的《日本國憲法》。
9月2日上午10時,包括大日本帝國、美國、中華民國、蘇聯、英國、澳洲、加拿大、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荷蘭和紐西蘭代表在停靠於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戰艦上舉辦投降儀式,日本政府官員於此簽署《降伏文書》,正式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雙方的軍事行動。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同盟國平民和部隊開始慶祝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然而一些仍於亞洲和太平洋島嶼上獨自作戰的日本指揮官和軍事人員則仍繼續堅持作戰,甚至一直到1970年代為止最後幾名士兵在得知戰爭結束的消息後才宣布投降。
而自從大日本帝國宣布投降後,歷史學家也開始辯論針對平民投下原子彈的倫理道德問題。不過日本和西方同盟國則是在1952年4月28日時,由包括日本在內的48個國家一同簽署《舊金山和約》並生效後,才正式從法律層面上結束彼此的戰爭關係;與此同時日本也結束長達7年的同盟國之軍事佔領狀態,重新恢復日本的主權行使能力。而到了1956年時,日本政府才另外與蘇聯簽訂《日蘇共同宣言》結束兩國的戰爭狀態。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英語:Victory over Japan Day,一般簡稱「V-J Day」)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中,日本投降從而戰爭結束的日期及其後每年的紀念日。由於戰事在各國終止的日期不等,此日在各國也有不同的紀念日期。1945年8月14日淩晨(美東戰時日光時間UTC-4),美國接獲日本向《波茨坦公告》各國傳遞的投降決定,當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向全國宣佈了這一消息;美國羅德島的「勝利日」(8月第二個週一)即紀念8月14日。8月15日正午(日本標準時間UTC+9),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了《終戰詔書》;同日重慶時間早晨十時,中華民國蔣委員長發表了《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全世界人士書》。日本的「終戰日」、韓國的「光復節」、朝鮮的「祖國解放紀念日」即紀念8月15日。1945年9月3日清晨(當地時間),日本在停泊在東京灣美艦密蘇里號上與盟國簽訂《降伏文書》;由於時差關係,美國的「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為9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訂於9月3日,而中華民國將9月3日訂為「軍人節」。
與「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相對的是1945年5月8日(部分國家定在5月9日)的「歐戰勝利紀念日」(Victory
in Europe Day,一般簡稱「V-E
Day」)。
1945年8月15日重慶時間早晨7時整,從當時同盟國主要四國的首都:重慶、華盛頓、倫敦、莫斯科,用華語、英語、俄語向戰場上雙方海陸空軍隊、世界各國,通過無線電廣播,播發內容一致的公告:日本政府已正式無條件投降。
日本則稱此日為終戰日(日語:終戦の日)或終戰紀念日(日語:終戦記念日)。日本標準時間當天中午12時整,天皇裕仁通過電臺廣播向日本民眾宣讀了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的《終戰詔書》(這一廣播被稱為“玉音放送”)。同一天早些時候,日本政府就已經通過在華盛頓的瑞士使團,告知美國總統哈利•S•杜魯門,日本願意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由於日本是軸心國中最後一個投降的國家,因此,在歐戰勝利日後的三個月的V-J日,就被視作為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標誌。不過,日本正式簽字投降,還要等到1945年9月3日(日本時區)。當天,日本政府和軍隊的代表在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海軍密蘇里號戰列艦的甲板上,簽字向同盟國投降。
V-J日有時也被稱作太平洋戰爭勝利日(V-P Day,Victory in the Pacific
Day)。因為有人提出“V-E Day”這個名字,沒有把“德國”放進去,而日本的國名卻放在了“V-J Day”中。但是由於整個太平洋地區只有日本一個軸心國,因此這個命名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顯得不是十分必要。
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1945年9月3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代表、外務大臣重光葵及軍方代表、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在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海軍戰列艦密蘇里號的甲板上,簽字向包括中華民國在內的同盟國無條件投降。(徐永昌代表中國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確認)。
點擊圖片放大!
維基百科
底下點擊 Older Posts 看前一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