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2, 2021

新發現!原來老人健忘並不是痴呆?你別還不知道

南添分享

新發現!原來老人健忘並不是痴呆?你別還不知道

“我啥都記不住了,很熟的人見面叫不出名字了!”

“成天丟三落四,醫生,我得了老年痴呆!”

在武漢同濟醫院神經內科門診,很多中老年人只要看病大都會訴說自己記憶力快速減退,然後自己拼命去套阿爾滋海默症的症狀。

神經精神專家楊淵教授風趣地說: 你的“老痴”可能真是“想”多了。

原來記電話過目不忘

現在恨不得把通訊錄翻遍

48歲的穆女士說她原來記電話號碼過目不忘,但現在要想一個人的名字恨不得把通訊錄翻遍。

兒子今年高考期間,婆婆摔傷住院;父親去世早,她每天下班還得先去探望獨居的母親。

這半年穆女士經常忙得不是忘了給兒子打印資料,就是上班時動不動發呆。本是好心好意去幫母親做點事,結果一邊燒排骨一邊翻著手機,排骨也燒糊了。

“我如果真痴呆了怎麼辦呀?裡裡外外誰管呀?”729日,她在醫生面前,說著說著淚流滿面。

楊淵教授發現,不少像穆女士這個年齡段的人,有老人要照料,孩子學業未完成,家庭壓力大,而此時體力精力已明顯不如年輕人,但在單位工作壓力並未減輕,仍要和二三十歲的人一起拼著幹,不可避免地產生焦慮情緒。

“ 焦慮會影響認知功能,因此,治療原發的焦慮和抑鬱才是根本。”楊淵說,強迫性懷疑、注意力不集中等等症狀出現,然後拼命去“想”、盲目擔心,進一步加重焦慮。

痴呆是否定自己症狀,焦慮抑鬱一般誇大症狀、過度注重。這個時候,患者其實需要不斷驗證、鼓勵自己,證明‘我行’!”


都是記憶力障礙

但它和老年痴呆區別很大

“隨著年齡增長,健忘成了通病,而記憶力障礙同時也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前期症狀,所以不少人才心存疑慮。”楊淵教授說,它們有明顯區別。

老年性的健忘表現為近記憶障礙,而且是部分性的,經過提示能想起來;而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以瞬間記憶障礙為主,是完全性的,經過提示也想不起來。

老年性健忘不會伴有認知能力的缺損,而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常常伴有時間、地點、計算能力的障礙。

健忘的老人會保持正常的喜怒哀樂等情緒,而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常變得冷漠無欲,缺乏基本的情緒表現。

健忘老人的思路清晰,有語言表達能力和推理分析能力,而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思維混亂,語言貧乏,缺少健全的推理分析能力。

健忘老人常表現為對記憶力不好十分著急,而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記憶力下降。

健忘老人能保持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而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即便軀體沒有疾病,也會逐漸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不要過分恐懼

試試這些辦法預防“老痴”

“健忘,是正常的退行性變化,我們也要用平常心對待,積極鍛煉大腦思維。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 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是可以預防的,不要過分恐懼。”楊淵教授稱,這些建議不妨試試:

65歲以下人群應保持或減輕體重,通過合理均衡體育鍛煉、熱量攝入及正規行為計劃以期使BMI達到並保持在18.5--24.9千克/米的平方。

65歲以上人群不宜太瘦。若出現體重減輕趨勢,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

●每個人,尤其是65歲以上者,均應堅持定期體育鍛煉。

●多從事刺激性腦力活動,如閱讀、下棋等。

●不要吸煙,同時也要避免接觸環境中的煙草煙霧。

●保證充足良好的睡眠;出現睡眠障礙時要咨詢醫生或及時治療。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罹患糖尿病;對於糖尿病患者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減退情況。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用藥,維持腦血管系統良好狀態,避免罹患動脈粥樣硬化、腦低灌注或其他腦血管疾病。頭部外傷保護頭部,避免外傷。

65歲以下人群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罹患高血壓。

●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對於已有抑鬱症狀的患者,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

●維持心血管系統良好狀態;對於房顫患者應用藥物治療。

●放鬆心情,平時避免過度緊張。

●早年應盡可能多地接受教育。

很多人自以為健忘就是老年痴呆,於是怕的不行,但其實這是人身體衰老的過程,離痴呆還很遠。

圖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視頻/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敬請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