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22, 2016

讀懂300萬字的《資治通鑒》,這12句話就夠了

嘉華分享
《資治通鑒》是北宋司馬光耗時近20年主編的一部極其重要的史書。從周威烈王寫到五代後周世宗,涵蓋161362年的歷史。論其地位,可用清人王鳴盛的一句話來概括:“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也。”據說這書被毛澤東讀了17遍。由此可見,《資治通鑒》的歷史地位有多麽崇高。

這麽長的一部書,你沒有那麽多時間讀全文的話,可以看看這12句濃縮了整部巨著的精華,值得一讀。


1.口有蜜腹有劍。

——《資治通鑒·唐紀·玄宗天寶元年》

【譯】口頭上溫和親近得像蜜一樣甜,內心裡卻刁鉆歹毒得像劍一樣利。

【感悟】這句是唐人對奸相李林甫的形象概括。《資治通鑒·唐紀》載:“李林甫為相,凡才望功業出已右及為上所厚、勢位將逼己者,必百計擊之,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嘴巴像蜂蜜樣甜,心計像利劍樣狠,多麽形象地刻畫出陰謀家陰險奸詐的嘴臉。從此“口蜜腹劍”成了形容陰謀家和嘴甜心毒之輩的專門用語,長用不衰。


2.用人如器,各取所長。

——《資治通鑒·唐太采貞觀元年》

【譯】使用人就如使用器物一樣,各取其長處而使用。

【感悟】使用器物要按照器物的特有功能來使用,任用人才也要根據各人的長處來使用。能揚長棄短,量才而用,不但能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也有用不完的人才。如果看不到人的優點,只看到人的短處,那麽世上就沒有可用的人了。唐太宗能成為一代英主,在他統治時期出現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與他的開明的人才觀和他的知人善任的用人方法不無關系。


3.賢而多財,則損其誌;愚而多財,則益其過。且夫富者眾之怨也,吾既無以教化子孫,不欲益其過而生怨。

——《資治通鑒》

賢能的人,如果財產太多,就會磨損他們的誌氣;愚蠢的人,如果財產太多,就會增加他們的過錯。況且富有的人,往往會成為眾人怨恨的目標,我既然沒有教化子孫的才能,也不願增加他們的過錯而落下怨恨。


4.忍小忿而存大信。

——《資治通鑒·唐紀八》

【譯】忍住個人小的忿怒,而堅持法律大的信用。

【感悟】李世民當了皇帝,聽說應選入官的人很多是假冒上代的余蔭,便下令讓這些冒牌貨自首,否則一經查出就要殺掉。後來果然查出一個假冒者,李世民要殺他。大理少卿戴胄犯顏直諫說:根據法律,這樣的人應當充軍。李世民說:我說過這種人要殺頭,你卻要按法律,不是叫我失信於民嗎?戴胄說:詔書出於一時的喜怒,而法律則是向天下人昭示最大信用的,陛下應忍了小的忿怒,而根據法律來判決,堅持大的信用。戴胄不怕殺頭丟烏紗,敢於犯顏執法,精神可嘉,值得效法。他認為當權者應該“忍小忿而存大信”,即摒棄個人好惡而維護法律的尊嚴,不以權代法,不以人治代往治,的確是高明之見。這一原則,後人也當堅持。


5.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

——《資治通鑒·唐紀》

大丈夫答應別人一句話,即使許以千金也不會改變。


6.英雄無用武之地。

——《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十三年》

【譯】雖是英雄,卻沒有使用武力的地方。

【感悟】赤壁大戰之前,諸葛亮對孫權分析當時的軍事形勢說:“今操芟夷大難,略以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故豫州遁逃至此,願將軍量力而處之!”後來人們進一步引申其意,常用來比喻空有才智和本領卻無處發揮。


7.盡小者大,慎微者著。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二年》

【譯】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就能明達事理;聽信片面的意見,就會愚昧糊塗。
【感悟】此名句是魏征勸告君王納諫的著名格言,王符(漢)《潛夫論·明暗》就曾說過:“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簡潔精警,發人深省。兩句從 “明”、“暗”兩種不同效果,說明應“兼聽”,不能“偏信”。只有兼聽,才能全面了解情況,明辨是非,作出正確判斷;而偏聽偏信很可能會上當受騙。尤其是對於不同意見,更應認真聽取,這樣才能免於失誤。可用以勸誡人們特別是領導應廣泛聽取意見,克服片面性。


8.聞其過者,過日消而福臻;聞其譽者,謄日損而禍至。

——《資治通鑒·晉紀》

【譯】常常聽到別人說你的過失,過失就會日益減少而福氣就會來到;常常聽到別人對你的稱贊,聲譽就會日益受到損害而災禍就會降臨。

【感悟】聞其過則過改而福至,聞其譽則過生而禍臨。我們千萬要多聽逆耳的忠告,而不要被溢美之辭沖昏了頭腦。當然,這裡的“禍”、“福”應理解為人事而不是指天命。


9.驕奢生於富貴,禍亂生於疏忽。

——《資治通鑒·太宗貞觀十二年》

【譯】富貴會產生驕奢,疏忽會導致禍亂。

【感悟】富貴雖然不一定產生驕奢,而驕奢則必然產生於富貴,因為富貴給驕者提供了物質和精神上的條件,這是富貴者不可不警惕的。疏忽大意,漫不經心,往往會對災禍的苗頭視而不見,使其由小而大,最終導致災禍發生,這是必須警惕的。這兩告誡人們富貴時要特別註意戒驕奢,處事要時刻註意戒疏忽。


10.幣厚言甘,人之所畏也。

 ——《資治通鑒·晉紀》

【譯】厚厚的錢幣,甜甜的美言,這是人所應當畏懼警惕的東西!

【感 悟】社會生活中,當權在位的人常常會遇到甘言和厚幣。對此,廉清奉公的人自會清醒地辨別甘言的企圖與厚幣的來路,采取正確的對策;而貪贓枉法的人則會欣然接受,來者不拒。“為看芳餌下,貪得會無筌”,殊不知厚搭搭的人民幣,甜蜜蜜的奉承話正是別有用心者投下的“勞餌”,見利忘義,利誇智昏的人只貪圖芳香的魚餌,不見捕魚的竹器,結果是自尋網羅,被人捕捉。


11.責其所難,則其易者不勞而正;補其所短,則其長者不功而遂。

——《資治通鑒》

做事把重點和精力放在難點上,只要把難點解決了,簡單的自然也就解決了;做人要取長補短,只要把自己的短板解決好了,自己的長處自然也得到了加強。


12.知過非難,改過為難;言善非難,行善為難。

——《資治通鑒》

【譯】知道自己的過錯並不難,改正過錯才是難的;說好話並不難,做好事才是難的。

【感悟】認識自己的錯誤也是很難。人們經歷中的種種判斷形成自己固有的經驗,從這個“己見”中審視我們周邊的事物總是帶有自己的觀點。有些觀點和判斷是正確的,有些錯誤,怎麽辦?最好的方式就是放下“己見”,多聽別人意見,如果認為某個人的意見不靠譜,那就多聽聽幾個人的意見,當了解到多數人的意見和自己相左了,那就要重新審視自己的觀點和判斷,做出相應的調整。

【版權說明】圖文轉載自“儒風大家”。

微信號:shicishijie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