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2, 2015

盤點中國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圖集]

博偉提供!

中國國家博物館:萬歷孝敬皇後九龍九鳳嵌珠寶點翠鳳冠——這頂帽子是孝靖皇後王氏的鳳冠,全冠共鑲大小紅藍寶石超過100粒,珍珠5,000多顆,總重2,320克(四斤六兩)。樣式上基本承襲了宋代皇後用金銀鑲嵌珠寶的鳳冠制度。(鳳冠是中國古代婦女首飾中最華貴的一種裝飾)相比之下,中國軍人的頭盔重量在1.45千克以下(不到三斤)。


首都博物館:元代景德鎮窯青白釉水月觀音菩薩像——菩薩像頭戴寶冠,寶冠上有小化佛,已殘。額頭寬闊,雙目微閉,端莊慈祥,氣質高雅。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臂放在右膝上,神態優美。1955年出土於西城區定阜大街西口,現藏北京首都博物館“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的元代展廳,是首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天津博物館:清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玉壺春瓶——清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玉壺春瓶高16.3厘米,口徑4厘米,底徑5厘米。其形細頸鼓腹,小巧玲瓏,造型高雅端莊,簡潔而優美。瓶頸部蘭料繪蕉葉紋,腹部繪制雛雞、芍藥等。在這件16厘米的小瓶上,腹部用工筆花鳥技法繪制雉雞、盛開的芍藥等形象,色彩繁富豔麗,形態栩栩如生,是非技高藝精者不能勝任的。紋飾空白處墨書題詩,是詩、書、畫合璧的彩瓷藝術珍品。


上海博物館:東晉王獻之行草《鴨頭丸貼》——絹本,縱26.1厘米,橫26.9厘米,二行十五字: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系王獻之給友人的便劄。是東晉書法家王獻之寫在絹上的一件優秀草書作品,也是王獻之書法作品中唯一的傳世真跡,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重慶三峽博物館:烏楊石闕——漢闕是漢代的一種紀念性建築,有石質“漢書”之稱,是我國古代建築的“活化石”。漢代石闕,是我國現存的時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地表建築,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堪稱國寶級文物。這個文物是被一個普通煤炭搬運工人發現的,他叫王洪祥,外號“王草藥”,據說他在采藥時發現了石闕。


廣東省博物館:墨龍圖——《墨龍圖》高205厘米,寬131厘米,用兩幅絹拚成。畫面繪一條四爪巨龍曲頸昂首騰躍於空,龍闊口長須、肘毛如劍,碩長的龍軀隱現於翻滾的雲氣之中,其筆力雄健,虛實相宜。為廣東省博物館鎮館之寶。作畫者叫陳容,南宋的進士,神人一個,據說能潑墨成雲,噀水成霧,在畫龍的時候喜歡喝醉酒,然後大叫,脫下衣巾來蘸墨水,信手塗抹,之後再用筆來勾畫,或者畫龍的全身,或者神龍見尾不見首,或者隱隱約約若隱若現。


陝西歷史博物館:唐獸首瑪瑙杯——獸首瑪瑙杯,是至今所見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此杯琢工精細,通體呈玻璃光澤,晶瑩瑰麗。


山東博物館:東平漢墓壁畫——東平漢墓壁畫是山東迄今發現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藝術水平最高的漢畫作品。壁畫色彩豔麗、線條靈動絕妙,不僅填補了我省漢畫研究的空白,在全國也罕有比肩。


山西博物館:西周晉侯鳥尊——西周晉侯鳥尊出土於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和翼城縣交界處的天馬——曲村晉文化遺址中的晉侯墓。晉侯鳥尊高39厘米,長30.5厘米,寬17.5厘米。整個鳥尊以鳳鳥回眸為主體造型,頭微昂,高冠直立。禽體豐滿,兩翼上卷。該鳥尊現收藏於山西省博物館,被譽為山西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湖北博物館: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劍通高55.7厘米,寬4.6厘米,柄長8.4厘米,重875克。1965年冬天,在湖北省荊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出土了一把鋒利無比的寶劍。讓人驚奇的是,這把青銅寶劍穿越了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但劍身絲毫不見鏽斑。


黑龍江省博物館:金代銅坐龍——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禦用器物。高19.6厘米、重2.1千克。1965年夏,黑龍江阿城農民裴某在下地乾活時刨出一塊坐龍型的金屬疙瘩。拿回家後,他用火燒、用牙咬,確認不是金子後,就隨便丟在家裏。可這個坐龍型金屬非常奇特,經常發出奇怪的“嗚嗚”聲,尤其到了晚上,聲音非常嚇人。為此,裴家將金屬疙瘩送到女兒家,但仍然發出怪聲。1974年,裴家以18元的價格將該物賣給阿城文管站,1991年,銅坐龍上調省博物館收藏。


雲南省博物館:戰國牛虎銅案——牛虎銅案於1972年在江川縣李家山古墓群遺址第24號墓坑中發掘出來的戰國時期青銅器。案又稱“俎”,是中國古代一種放置肉祭品的禮器。牛虎案就是用來放獻祭牛牲的,是古代祭祀中最重要的獻祭。因牛牲居祭祀“三牲”中首位。虎在滇文化中具崇高地位,常立於滇人祭祀的銅柱頂端,為崇拜之對象。


貴州省博物館:東漢銅車馬——東漢銅車馬距今已兩千多年,於1975年在貴州興義東漢墓出土,現珍藏於貴州博物館。總長1.12米,通高0.88米。車的結構分駕馬、輪與軸、車箱與篷蓋三部分。造型自然生動、惟妙惟肖,鑄制結構嚴謹、工藝精湛,外形雄偉壯觀、靈動典雅,展現駿馬三足站立、一足騰空、昂首欲奔的英姿。在全國均屬罕見,為貴州出土的國寶級珍貴文物。


甘肅省博物館:馬踏飛燕——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雷臺的東漢墓,現藏甘肅省博物館。1983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1986年定為國寶級文物。2002年,中美建交30周年之際,布什總統來中國訪問,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將原尺寸仿制24K鍍金青銅仿制品“馬踏飛燕”作為國禮贈與來訪的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什。


寧夏博物館:鎏金銅牛——“鎏金銅牛”是從素有“東方金字塔”美譽的西夏王陵出土的國寶級文物。,青銅質,長1.20米、寬0.38米、高0.45米,重188公斤。模制澆鑄成型,內空心,腹中尚殘留鐵砂內模。外表鎏金,出土時部分鎏金已脫落。銅牛造型生動,形象逼真。


內蒙古博物院:匈奴王冠——1972年,杭錦旗阿門其日格公社有個76歲的老人叫王美子,老大爺平時沒啥愛好,就喜歡去荒漠挖一些古生物化石賣給國家補貼家用。沒想到117日這天突然挖到很多金銀財寶,他怕一人獨吞招來災禍,就叫來村裏的老夥伴一起挖,挖完了賣給當地銀行。幸虧銀行職員裏有個識貨的,不然這頂王冠現在可能回爐造金條了也說不定……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紮滾魯克男屍——紮滾魯克男屍,距今約2,800年,死亡年齡約50歲左右,身長1.76米,1985年出土於且末紮滾魯克墓葬,科學鑒定為古歐羅巴人種。乾屍頭發保存良好,呈棕色。眼眉、胡須比較發達。仰身曲肢,雙手置於胸前……,屍體保存較完整。


西藏博物館:雙體陶罐——雙體陶罐,是上個世紀70年代末出土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卡若遺址。夾砂黃陶質地的雙體陶罐,陶罐口徑11.3厘米、底徑8.4厘米、通高19厘米,體現了當時卡若文化的最高制陶水平。經專家推算,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翔鷺銜魚紋銅鼓——這鼓怎麽玩?一般是將它側身懸掛,一人擊鼓,一人持木桶在鼓底晃動,以改變音量和音色。也可以平放在地面上敲,或由兩人擡鼓邊走邊拍。據說鼓聲大者可達數裏之遙!


安徽省博物館:楚大鼎——這尊大鼎在抗戰時期曾經被轉移到重慶,因為實在緊急而且也實在扛不動(400公斤以上)……所以就放到在地上滾,文物雖然保住了,但是卻也傷痕累累。


青海省博物館:明銅鎏金觀音造像——國寶級文物。由明朝皇帝賜給青海著名的瞿壇寺。像高146厘米,身姿婀娜,站立在蓮花座上。衣飾線條流暢飄逸,面含微笑,表情慈和,遍體鎏金。其鑄造工藝代表了明代的最高技術水平。


河南省博物館:蓮鶴方壺——春秋蓮鶴方壺,春秋中期青銅制盛酒或盛水器,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為保護國寶免遭劫掠、破壞,幾經輾轉,費盡周折得以保存。1927年河南省成立了河南省博物館籌委會,青銅器文物成了河南省博物館的首批“鎮館之寶”。


四川省博物館:牛紋銅罍——人面牛紋大銅罍,西周通高79厘米,腹徑41厘米,1959年彭州竹瓦街出土 現藏於四川省博物館罍蓋的頂端浮雕成四面人形面容,造型飾紋猶如頭上戴冠的人面,整件器物制作精美,簡潔大氣,不愧是巴蜀青銅器的代表,國之重器。

圖文轉載自多維新聞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