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9, 2021

恭喜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

 舒意分享

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現象:

微信好友越來越多,可是朋友圈的動態卻越來越少。

滿屏的微商和廣告,竟刷不到幾條好友的消息,再翻幾下,已經是前天的動態。

曾經,我們滿心歡喜地在朋友圈記錄美好生活的點滴。

但不知從何時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逐漸淡出了朋友圈。


01

不是不想說,而是不敢說

閨蜜最近很鬱悶,起因是朋友圈分享的一篇文章。

其實文章本身沒有什麼錯,只不過內容是關於關兩性與婚姻關係的探討。

本來是深有同感,沒想到轉發出去後,媽媽立刻打電話來,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訓斥讓她趕緊刪掉。

原來,很多親戚都在旁敲側擊,他們倆是不是感情出了問題,就連老公也埋怨她讓自己丟臉了……

朋友那個時候才意識到,自己的朋友圈,早已不是自己抒發情緒的工具。

反而需要迎合其他人的想法,被其他人的評論和看法所裹挾。


曾經看到過一個網友的吐槽。

表姐結婚,網友因為工作忙沒辦法到場參加,只好發了一條朋友圈表示恭喜。

因為還在上班時間,所以她小心翼翼屏蔽了同事和領導。

可沒想到,下午她就收到領導的消息,詢問為什麼上班時間發布與工作無關的動態。

還說最近行業不景氣,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工作機會,萬一公司裁員,工作態度不好的人可能會被優先考慮。

網友感嘆到,沒想到因為一條朋友圈,自己就遭遇了工作危機。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好友列表越來越長,家人、親戚、同事、領導、客戶……

朋友圈成了社會圈,個人微信也成了工作微信,能說的話也越來越少。


發一條朋友圈都要斟酌許久。

說多了怕親戚背後說閑話,怕影響工作形象,怕別人覺得自己顯擺矯情,到最後什麼都不想發了。

而這大概是越來越多人,消失在朋友圈的真相。

不是不想說,而是不敢說。

那些單純的記錄、想與人訴說的心情,終究還是成為了權衡利弊後的放棄。


02

有些情緒,不必告訴誰

朋友圈來來往往很多人,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朋友,卻總有人能輕易擾亂我們的生活。

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在成熟的道路上明白了一件事:

人生有很多情緒,注定只能獨自吞咽。

以前有個好朋友,十分熱衷分享自己的生活。

有時候是精心烹飪的美食,有時候是和老公一起出去玩的風景,有時候是孩子玩耍的瞬間。

可是也許人在深夜的時候,遺憾和壓力總會被無限放大,朋友在某天深夜發了一條動態,感嘆房貸車貸的壓力。

原本是求安慰,可是沒想到,第二天聽到同事在背後的評論。

有人說她故意裝窮其實在顯擺,有人嘲諷她平時大手大腳,就連平時關係比較好的同事也參與其中。

朋友氣憤地說,以後再也不發了。


但其實,這就是人性。

成年人的社交的潛規則之一就是,大部人都希望你過得好,但不希望你過得比他好。

而朋友圈便是那個萬花筒,照出人心,照見人性。

多少人偷偷翻著你的朋友圈,看到你過得不好,內心看不起你,看到你過得好,默默羨慕嫉妒。

所以,大家開始形成一種默契,你已經是個成年人了,要開始學會和情緒獨處了。

成年人的世界太多辛酸和無奈,我們真正的對手一直都是現實的生活,是工作的艱難,感情的不順,生活的壓力。

你的悲傷,你的苦痛,別人也許會同情,但永遠不會真正感同身受。

那些真正厲害的人,其實早已不作聲響,在暗自消化各種情緒。

就像張小嫻說的:“所謂得體,就是有些話不必說盡,有些事不必做盡。”

人生多的是不易,不哭,不鬧,不發朋友圈。

想盡辦法尋找解決問題之道,才是成年人最大的體面。


03

真正的生活,都不在朋友圈裡

其實,朋友圈發展到現在,更像是一個人對外的社交名片。

每個人都想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打造光鮮亮麗的人設。

於是,很多人就產生了一種錯覺,以為自己看到的就是別人的生活。

殊不知,真正的生活,其實都在圈子之外,那些沒發出去的朋友圈,才是起起伏伏的人生真實。

蔡康永曾經參加一個訪談,被主持人問到:“你對那些不常發朋友圈的人有什麼要說的?”

他的回答是:

“我寧願相信,他們把大部分心力拿去對付真實的生活,我會恭喜他們找到了生活的重心。”


前段時間無意間翻到了大學同學喬喬的朋友圈,卻意外發現,她的動態停留了在半年前。

要知道她一直把朋友圈當成人生記事本,隔三差五就能看到她的照片和文字。

當我向她問及原因時,她劈里啪啦地給我發來一段話:“前段時間特別忙,根本沒空發朋友圈。”

原來,半年前她就一直在準備職業資格的考試,最近剛拿到證書,還要準備公司下半年的晉升考核;

男朋友也終於來到她的城市,兩個人準備定居下來了,再也不用通過朋友圈猜測對方的喜怒哀樂;

她開始發現,原來現在充實而舒適的生活,才是自己想要的。


看過這樣一段話:

朋友圈看似熱鬧,實則冷清。

當你真正需要幫忙的時候,還得去尋找生活中的朋友;

當你情緒不好需要訴說的時候,能看懂你心事的往往還是深交多年的好友。

所以,不發朋友圈的人不是過得不好,相反,他們過得比以前更加成熟而愜意。

他們早已把想說的話,說給了聽得懂的人,把珍貴的時間,留給身邊值得的人。

幸福有人分享,痛苦有人分擔,不需要通過朋友圈來獲得別人的認同,生活就已經給予他們最大的安全感。

你要記得,生活永遠是自己的感受,你無需在意別人的眼光,也不必向任何人證明自己過得很好。

當你一個人熬過所有的苦,走過所有的路,終會成為強大的自己。


04

把自己的日子過好

比什麼都重要

發不發朋友圈,現在想想,其實真的沒那麼重要。

就像楊絳先生所說的: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脫離網絡和虛擬空間,大多人是戛然而止的失落感,很少有人是真的開心。

而那些消失在朋友圈的人,早就看透了這個真相。

所以,與其在社交媒體光鮮亮麗,假裝努力,不如在現實生活中活得讓人羨慕。

當你戒掉無用的社交,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花在自己身上,提升自己,充實自己。

一定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願你沉默時,都認真而努力地活著;

與人分享時,一起見證努力奮鬥的自己。

作者|小嗲  |  來源:十點讀書

△視頻/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敬請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