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微信朋友圈被一篇名為《戳穿一個最無知的謊言:中國人在國外無法融入主流社會》的文章刷屏了。
該文作者認為:
按照收入標準來看,以美國為例,大部分海外中國人已經達到發達國家中產階級收入水平,而中產階級才是所在國家的真正的“主流社會”;
其次,像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本來就是移民社會,各種生活方式都能在這個國家存在,而他們相互之間本身也互相影響互相融合,所以所謂中國人無法融入主流社會也是個假命題。
當然,作者也提到在融入當地社會中,需要摒棄的一些固有的“中國式思維”。
美國唐人街
總體來說,這篇文章的觀點和結論,筆者也是比較贊同的。
但是,如果從更深層次的角度看,確實有部分中國人無法真正融入當地的主流社會,這個結果跟語言無關,跟收入也無關,而是與價值觀有關。
是否融入主流,不光是以收入和經濟地位判斷的,價值觀更重要。
2
什麼叫價值觀?
價值觀是指個人對客觀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對自己的行為結果的意義、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總體評價。它是對什麼是好的、是應該的總看法,是推動並指引一個人採取決定和行動的原則、標準,是個性心理結構的核心因素之一。
泰坦尼克號
在著名的泰坦尼克號沉沒事件中,美國“梅西百貨公司”創始人之一,千萬富翁伊西•斯特勞斯(Isidor Straus)拒絕登上營救婦孺的救生艇,他的妻子則把位置讓給了一個年輕的女傭,而選擇與丈夫一起面對死神。
同一時刻,日本鐵道院副參事細野正文則男扮女裝,爬上了滿載婦女和兒童的救生船。雖然茍活,卻給自己留下了一生的恥辱。
斯特勞斯夫婦
在斯特勞斯夫婦眼中,千萬富翁的生命並不比一個女傭的來得珍貴,人人生而平等的觀念深入骨髓,而他們的選擇也體現了對他人和世界的大愛之心。
而細野正文的決定則體現了他的卑劣人格和自私本性。
價值觀的不同,直接導致個人行為的選擇,甚而影響一個社會的發展趨勢。
在一個國家或社會中,如果一個特定人群的價值觀與別人格格不入,那必然會被逐漸邊緣化,甚至最終會淘汰。
3
東方與西方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文化體系。中國社會因為發展軌跡、經濟基礎及思維模式等原因,與西方文化有著非常明顯的差異。而這些差異,體現在生活中,就是價值觀。
關於成功
受兩千餘年封建社會傳統的影響,中國社會認為的成功,迄今為止,大部分還停留在掙大錢、當大官、娶漂亮媳婦、子孫滿堂等等“指標”上。同學聚會時,多半也喜歡炫豪車、別墅、掌握的資源甚至年輕貌美的情婦,而沒有這些條件可以炫的自然就是同學眼裡的LOSER了。
成功人士陳光標
而美國社會定義的成功呢?能成為大老板、大明星當然是一種成功,但即使你普普通通,如果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和一個幸福的家庭,也會被周圍的人認為是一個成功的人。甚至,即使你孤身一人,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也同樣能獲得旁人的認可。
普通的美國家庭
我的對門鄰居來自南美,當年是以難民身份進入美國。在這裡,他和太太辛勤工作,經營著一家運輸公司,共同培養了五個兒女。
在我們這些左鄰右舍的眼裡,雖然他並不是什麼達官顯貴,但卻是一個典型的人生贏家:事業順利,家庭和睦,一切都是那麼完美。而他自己顯然也非常enjoy目前的狀態,每天忙忙碌碌,為家人打拼,充滿著自信和快樂。
關於婚姻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嫁漢嫁漢,穿衣吃飯”。把婚姻當成是一種獲取物質財富的籌碼,把自己當作“商品”來估價,即使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仍然存在著巨大的市場,具體表現在選擇伴侶時,首先是看對方的經濟條件,具體點說就是“有車有房”。在某些地區,彩禮錢動輒十幾萬乃至幾十萬,讓男方家庭叫苦不疊。
劉強東夫婦
而男方對女方的要求呢?簡單說,就是“年輕漂亮能生養”。我知道我是以偏概全,但是卻能在很大範圍內代表某一部分男人的想法。在國內,已錯過最佳生育年齡的35歲以上甚至30歲以上的女生在婚姻市場上幾乎沒有任何優勢,仿佛傍晚時分超市剩下的菜葉子,被人挑挑揀揀,各種冷言冷語。而男生只要經濟條件良好,年齡絕對不是問題。
美國小夫妻
而美國呢?
美國的男女結婚,從來沒聽說過要買車買房的,雙方主要考慮的是興趣愛好是否匹配、性格是否相投,年齡也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
有趣的是,聽說這邊結婚男方家不用給彩禮,而更多的卻是女方家出錢辦嫁妝。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很多結婚後由男方一人養家有關,算是老丈人家給的經濟支持吧。
因為中美兩國擇偶標準的差異,很多在國內婚姻市場受盡歧視的女性,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國外。
在這裡,認識不少娶了中國媳婦的美國男性,他們的太太按照中國人的眼光看很多都是典型的“剩女”,有的還是高齡離異帶娃的。但他們對這些外在條件毫不在意,他們看中的是對方的善良、聰明、淳樸等內在品質,看重的是是否與自己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和精神追求。
廖智與美籍華裔老公
汶川地震中以一張照片被網友熟知的舞蹈老師廖智,在經歷失去雙腿、失去女兒、與老公離婚等人生打擊後,幸運地與來自美國的大男孩——西北大學學霸Charles相知相愛,如今二人的幸福生活羨煞旁人。
我就想問問,在國內目前的社會氛圍下,能接受一個雙腿殘疾、離過婚、生過孩子且可能有嚴重心理創傷的女人的男生或者男生父母大概會有多少?更別說這個男生是個真正的高富帥。
廖智確實是個幸運的女孩。
哈里王子夫婦
英國王室的堂堂小王子、從沒結過婚的青頭郎哈里,娶的媳婦竟然是離過婚的36歲的中年婦女,這對中國普通家庭來說都難以接受,但人家王室也照樣八擡大轎娶進門了。
張藝謀一家
反觀國內,如果一個成功人士娶的不是年輕美貌的小嬌妻,都好像見不得人似的:劉強東娶的是小他十九歲的奶茶妹妹;郭富城的丈人據說是聽著天王的歌長大的;老謀子拋棄了才藝雙絕的鞏皇,轉身娶了比自己小31歲的平民女子陳婷,比自己的丈母娘整整大了九歲……
價值觀真的太不一樣了!
關於子女
“牛要打馬要鞭,小孩不打要上天”,“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對中國的父母來說,兒女是他們的私有財產,有義務完成他們未盡的人生夢想,按照他們設想的方式來生活。郎朗在父親那樣的教育模式下竟然沒有被壓垮,不得不說源自於自身對音樂的喜愛和超強的心理承受能力。
中國家長體罰孩子
中國的父母,是最捨得為兒女做出犧牲、全盤奉獻的父母,也是最善於道德綁架的父母。不知道這是父母的悲哀,還是兒女的悲哀,甚或是整個社會的悲哀?
而美國的父母,他們信奉的正如紀伯倫詩中所描寫的: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借助你來到這世界,
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
卻並不屬於你。
美國家長與孩子
因此,美國父母與兒女之間並不是親密無間,而是有距離的,這個距離就是彼此尊重。即使在未成年時,遇到重大事項,父母也是採取與兒女商量的態度。就連幾歲的幼兒,買零食時,父母也會征求他們的意見。
電影《西雅圖未眠夜》
很多美國電影中常見的一個情景是:兒女訂婚後給爸媽打個電話:Hi,I am engaged。而父母都會像朋友那樣祝賀他們。
中國父母覺得,為孩子提供物質條件是最重要的。因而很多父母,特別是父親,能夠做到拼命工作掙錢,卻忽略了陪伴,所謂的“喪父式教育”在中國大量存在。
認為只要把工資拿回家,做家務和帶孩子都是老婆的責任的中國男人,為數不少吧?
而美國男人無論多忙,都盡量趕回家吃晚餐,因為他們覺得陪伴孩子和家人比掙錢養家更重要。前任總統奧巴馬日理萬機,晚餐卻幾乎都是跟老婆孩子一起吃。總統最多只能做八年,而家庭卻是一個人永遠的歸宿,人家精得很!
導演李安曾經說過:“我做了父親,做了人家的先生,並不代表說,我就可以很自然的可以得到他們尊敬,你每天還是要賺來他們的尊敬。”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對戀人如此,對兒女一樣如此。
關於財富
中國人對物質財富的追求還處於一個上升時期,提前消費、高消費已經成為主流。在海外,各大購物廣場都能看到中國人在瘋狂地買買買,以致於老外都覺得中國人太有錢了。
中國大媽搶購LV包包
而中國富人對自己擁有的財富,還基本停留在自身享受上:別墅、豪車、名牌包包,甚至私人飛機……像周潤發、古天樂那樣千金散盡、回饋社會的比例並不算很大。
之前看到一則新聞,一個美國老太太,退休後給當地的教育系統捐獻了一筆巨款,震驚世人。
這個老太太一輩子都是一名普通的秘書,只是通過股票積累了財富。而她本人終身省吃儉用,從來沒人知道她是個隱形富豪。
但她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全部身家奉獻給社會,這種精神真的讓人贊嘆。
這位老太太的做法,在美國並不稀罕。美國很多教會、學校、甚至醫院都是由私人捐獻而成。
斯坦福大學
著名的斯坦福大學就是由時任加州州長及參議員的鐵路富豪利蘭•斯坦福及他的妻子簡•萊思羅普•斯坦福於1891年共同成立的,大學以他們因傷寒去世的兒子小利蘭•斯坦福為名,以表紀念:“以後所有加利福尼亞的小孩都是我們的孩子。”
自己的孩子去世了,用自己的財產建一所大學來造福別人的孩子,美國人的腦回路還真是不一樣!
感恩節時,經常會看到報道說某個富豪給醫院捐了一筆錢,把所有未付的病人醫藥費全部付清;或者幫學生把下學年的學費全部買單……而且大多是匿名的,真不知道他們圖什麼?!
想必大家也都聽說了,剛剛離婚分得巨額財產的亞馬遜老大貝索斯的前妻麥肯齊,沒過幾天就把自己的一半財產捐給慈善事業。
曾經的貝索斯和麥肯齊
那可是185億美元啊!筆者也好想嘗嘗錢多了燙手的感覺。
而麥肯齊這樣“視金錢如糞土”的有錢人,美國一抓一大把,比如比爾蓋茨,比如紮克伯格,比如巴菲特……
將自己從社會賺取的財富,仍然反饋社會,幫助弱勢群體,在這方面,中國人特別是有錢人,還真的需要多向他們學習學習。
關於幫助他人
微信群裡有個朋友感慨說:在美這麼多年,每次在外面遇到困難,停下來幫助我的都是老外,幾乎沒有中國人。
不好意思,我好像也有同感。
中國人的處世哲學是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幾千年封建文化的影響還是相當深厚的。
而美國是在一片全新的土地上發展起來的國家,自然沒有這些條條框框,他們是用內心最本真的那一部分來觀察和看待這個世界和周圍的人。
每次帶著孩子出門,逛街或是坐飛機,都能體會到周圍老美們的善意:
進門出門,會有人幫你hold;上下扶梯,有人悄悄幫著扶住推車;坐飛機時,帶著孩子不方便,每次都有人主動放行李和取行李……
對弱勢群體,他們真的是非常有愛心。
在一個時時能感受到善意的社會,每個人會繼續用善意去對待別人,形成良性循環,這個社會就會越來越美好。反之,在一個互害型社會,即使腰纏萬貫,也缺乏應有的安全感,內心充滿了恐懼和絕望。
4
如果我有一對鄰居夫婦,不遠萬里去中國收養了一個殘疾女童;
女童長大後,鄰居不僅不對她隱瞞身世,還千方百計地幫助她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
他們為女童奉獻了自己的所有,卻從不向她要求為自己“養老送終”……
你覺得這對夫婦更大可能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
你的回答就表明了中國人和美國人的價值觀的差異。
中國的唐氏女孩在美國家庭
而這些差異,我覺得才是中國人無法真正融入主流社會的根本原因。
就好比一個身價不菲的煤老板,永遠無法被真正的貴族家庭認為是同類一樣。
價值觀才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距離。
我並不是說,美國人所有的價值觀都是對的,好的;我們的都是錯誤的,落後的。但客觀來說,人家就是顯得比我們豁達、大度、善良、博愛,我們在很多方面確實存在著較大的缺陷,這是事實。
如果不在這些深層次的領域做出改變,我們也只能始終在這個社會中做個旁觀的邊緣族群。
5
中國人有個不好的習慣,特別喜歡找借口。比如,看到老美冬天穿著短袖短褲跑步,就會感嘆“老外就是皮糙肉厚,人種不一樣”。
日本學生冬天仍然穿短褲短裙
禁不住反駁:哦,是嗎?那日本人呢?他們跟我們差不多吧。日本小學生冬天一樣穿著短裙短褲。
中國式過馬路
又比如,一個在自己國家習慣了紅燈停綠燈行的小哥,照樣可以分分鐘加入別國闖紅燈的大軍;而一個經常在自己的土地上隨便吐痰的大媽,絕對不捨得在別人的地盤為了吐口痰而付出五十美元罰款的代價。
我相信,人的生存能力和適應能力都是超強的,價值觀的轉變也是如此。
如果有些東西,所有的文明國家都在推崇,獨獨你反對,這是你的問題,還是別人的問題?相反,一個被所有人摒棄的人,與他做朋友絕對是一場冒險和考驗。
順時代潮流而動,就會發展得越來越好;反之,衰落是必然的結果。
回顧往昔,華人進入美國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如今已達四百萬人口,是移民中最大的一個族群,卻為什麼存在感依然很弱,始終在這個國家的邊緣徘徊?
說到底還是價值觀的問題。
仔細看看,各種選舉活動中,華人漠不關心、身影寥寥;而在領救濟的人群中,放眼望去都是黃皮膚黑頭發——也許你就能明白了:他們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這片土地的主人,而只是一個可以領牛奶麵包沾點小便宜的地方而已。
是該做出Change的時候了!
初期移居以白人為主的國家的中國人,因文化背景、生活習慣、語言障碍等等因素,特别是性格方面的差异,很難跟本地人溝通,無法融入主流社會,被邊缘化,只能自成一圈聚居唐人街,且大部分勞工或家庭移民的華人,没多少文化又迷戀多種不良嗜好,生活在劳苦的社会底层,所以長期以來,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看法是“歧視、同情、可憐”。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現在許多從國内出來的新移民都是一夜暴富的貪官土豪和“二代”們;但這类人還停留在物欲階段,素貭低下、冷漠自私,到處攀比奢侈、摆款耀富,搞亂本地人的生活和民風,惹人憎恨。所以現在,已經進化到精神層面社會的外國人對這类中國人的看法是“蔑視、反感、厭惡”;這也是造成華人很難融入主流社會的原因之一。(當然也有例外,少数精英分子能擔任政府公司高級職位,受人尊重,給華人增光,是華人的驕傲)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