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20, 2016

愛子六不責 家長千萬要注意

雲霞分享
在以下六種情況下,最好不要批評教導孩子。


美籍德國猶太人,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弗洛姆,所寫的一本書《愛的藝術》中提到,愛是一門藝術嗎?如果愛是一門藝術,那就要求 人們有這方面的知識並付出努力。批評教導孩子,也要用心,講究方式方法,講究技巧時機。在以下六種情況下,最好不要批評教導孩子。

一不責:孩子有主見,有想法,有選擇的時候不責。即使父母不同意孩子的選擇,即使孩子的選擇有諸多弊端,但是如 果沒有觸犯大的是非原則,不危害身心健康,尊重孩子的選擇,鼓勵孩子去嘗試。給孩子一個親身體驗的機會,比告訴他一個空洞的道理更有效,如果孩子通過親身 經歷之後明白了,學會了,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有意義的。另外,沒有想法就沒有創新,小時候聽父母的,長大了就會聽別人的。培養一個有主見的孩子,比一 個為父母之命是從,人云亦云的孩子更重要。


二不責:有比較的時候不責。看到別的孩子比自己孩子表現好,成績好。有些家長就會批評自己的孩子,目的是激勵自 己的孩子,但卻往往會引起孩子內心的反感。當孩子面對父母表揚別人,貶低自己的時候,有的孩子會沉默不語,有的孩子會明確反對為自己找理由解釋。不論那種 態度,家長應該看到,孩子是不接納的,這個時候,無論家長的語言多正確,得到的結果是事與願違的,更糟糕的是往往會因此破壞親子關係,引起更多惡果。

三不責:孩子吃飯的時候不責。古語說,食不言寢不語,好些孩子不好好吃飯,往往是在吃飯時大人干涉教導太多,結果適得其反,孩子變得在飯桌上越來越挑剔,甚至越來越不喜歡到桌吃飯。

四不責:孩子主動和家長說話交流的時候不責。溝通交流是家長了解孩子的寶貴途徑,有些孩子尤其是小時候很喜歡說 話,越長大越沉默,甚至形同路人。究其原因,有可能在孩子喜歡交流的時候,家長沒有把握好機會,忙於自己的事情,將孩子的交流視為糾纏,產生厭煩。即使勉 強陪伴,也多是應付敷衍,或者傾聽不夠,忙於打斷孩子,指出孩子言語中的錯誤。。。。。久而久之,孩子表達的慾望被家長的這種態度慢慢消磨殆盡,在家長面 前慢慢封閉自己,尤其是到了青春期,如果小時候沒有養成和父母良好的溝通習慣和熱情,長大了,獨立自主的願望更是讓孩子們想要逃離父母,封閉自己。這本不 是壞事,對於孩子成長,可能是必經之路。可是善良的父母們,總想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代價,讓孩子獲得最快捷最優越的成就。如果孩子這個時候和父母關係緊 張,溝通交流不暢,面對複雜的環境,因為自身經驗不足,思維受限的因素,造成孩子面對成長中的挫折無所適從,缺乏支持幫助,最終達不成父母們美好善良的願 望。


五不責:孩子知錯的時候不責。孩子事情做錯了,造成了不良後果,但是孩子主動認錯,已經知道該怎麼做了,家長就 需要適可而止,不要再繼續批評教育。要看到孩子最初的動機和願望,如果動機是積極的,父母處理問題需要保護好孩子善良積極的動機,將動機和結果區別對待。 讓孩子明白不利結果,相信孩子,會越做越好。

六不責:孩子高興的時候不責。孩子正沉浸在興奮玩樂之中,這個時候,家長盡量避免說教打斷,引起孩子反感破壞孩子愉悅的情緒。

教育孩子是門藝術,需要學習,批評孩子更是學問,得講究方法,做智慧家長,得優秀孩子,父母們,加油!

搜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