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古代,漢族人不吃晚飯,連皇帝都不吃;不是爲了省錢,而是“晚飯不吃,餓治百病”;大家晚飯盡量吃少一點,對身體絕對有益無害。
2、危害健康的四大不良習慣:第一吸煙,第二長期熬夜,第三酗酒,第四暴飲暴食。
3、正确的飲食習慣: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土豪,晚上吃的像乞丐。換句話說: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
4。、人體一天最佳睡眠時間:晚上10點——清晨6點。
5、電腦出了小故障,大多人會重啓;其實關機後徹底斷電一會後再開機,更能解決問題。
6、每天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疾病也會遠離你。
7、感冒發燒,别動不動就去醫院打針輸液!記住:“能調理不吃藥,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
8、人體活動應當順應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比如夏天應當多運動、多出汗;而冬天則多休息,早睡晚起。
9、有沙子或異物進眼睛的時候,立即吐口水,吐多點,然後不停地眨眼睛,百試百靈的。
10、薏米和紅豆,不需按什麽比例,每次一樣抓一把,洗亁淨後放在鍋裏面加水熬,熬好後就是祛濕健脾的佳品——薏米紅豆粥了,記住千萬别放米進去。
11、常吃蘋果可防治口腔疾病,因爲蘋果的纖維質能清除牙龈中的污垢。但有一點需注意,吃完蘋果後應漱口,以防齲齒的發生。
12、其它水果可以不吃,但香蕉絕對不能不吃。因爲香蕉不僅可以補鈣(比口服鈣制品吸收效率高),而且也可以通便,尤其適合有便秘和腸胃問題的人士。
13、開車上高速,請盡量遠離大貨車!目前高速路上的交通事故一半以上是由大貨車造成的。
14、加油的時候别加滿了,40升的油箱加個35就行了,估計跑的公里數差不多;在航空領域這個現象叫“油耗油”;别白浪費錢,還污染環境。
15、吃了有異味的東西,如大蒜、臭豆腐,吃幾顆花生米就好了。
16、旅行帶衣服時如果怕壓起褶皺,可以把每件衣服都卷成卷。
17、如果嗓子、牙龈發炎了,在晚上把西瓜切成小塊,沾着鹽吃,記得一定要是晚上,當時症狀就會減輕,第二天就好了。
18、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
19、嘴裏有潰瘍,就用維生素C貼在潰瘍處,等它溶化後潰瘍基本就好了。
20、常吃宵夜,容易得胃癌,因爲晚上胃得不到休息。
21、牙齒黃,可以把花生嚼碎後含在嘴裏,并刷牙三分鍾,很有效。
22、吃了辣的東西,就往嘴裏放上少許鹽,含一下,吐掉,漱下口,就不辣了。
23、仰頭點眼藥水時微微張嘴,這樣眼睛就不會亂眨了。
24、治鼻炎的偏方:用鹽水沖刷鼻腔。
25、早上醒來,建議喝一大杯溫開水。身體經曆了一晚上的缺水,這是“久旱逢甘霖”啊。
26、熱水泡腳不但可以起到滋腎明肝的作用,還有利于提高睡眠質量;選擇在晚上9點左右泡腳,效果最好。
27、痘痘很大嚴重時擠點牙膏在上面,消腫超快,隻是2小時左右就要洗掉,否則那塊皮膚會被變黑。
28、上午喝綠茶開胃、醒神;下午泡飲枸杞可以改善體質,有利安眠。
29、吃葷之後不要立即喝茶,茶葉中含有大量靶酸蛋白質,這種蛋白質能引起脂肪肝。
30、夏天足部容易出汗,每天用淡鹽水泡腳可有效應對汗腳。
31、夏天枕頭易受潮滋生黴菌,時常曝曬枕芯有利健康。
32、西紅柿、黃瓜不宜放冰箱儲存!将西紅柿。黃瓜放入冰箱存放,其表皮會呈現水浸狀态,從而失去它們特有的風味,乃至變質腐敗,不能食用。
33、釀酒用的葡萄皮有豐富的抗氧化劑,經常适量飲點紅酒,能增加好的膽固醇,減少血管硬化。
34、煮飯不宜用生水,若用開水煮飯,維生素B1可免受損失。
35、絲襪比較容易被銳物刮破,買回來後放在冰箱冷藏裏凍上一會兒,再穿的話就不是很容易破了。
36、生日蠟燭先放到冰箱冷凍室裏冷凍24小時,再插到蛋糕上點燃後,就沒燭油流下弄髒蛋糕。
37、煮肉想使湯味鮮美,可把肉放入冷水中慢慢地煮;想使肉味鮮美,可把肉放在熱水裏煮。
38、把裝有熱水的杯子放入冷水中浸泡,然後在冷水中撒上一把鹽,這樣能加速開水的冷卻。
39、塗指甲油之前,先用棉花蘸醋把指甲擦幹淨,等醋亁後再塗指甲油,指甲油就不易脫落。
40、家裏很多杯子上都有茶漬,可以用牙膏刷,抹在茶漬上,一刷就下來啦。
41、吃過大蒜後,喝杯牛奶,可消除大蒜遺留在口中的異味。
42、剛出爐的面包不宜馬上食用。
43、蜂蜜對緻病病菌有較強的殺菌能力,經常食用蜂蜜能預防齲齒的發生。
44、偏頭痛可把雙手浸入熱水中,水量以浸過手腕爲宜,半小時後,痛感即可減輕。
45、塑料瓶蓋太緊而打不開,将它放入冰箱中冷凍一會,然後就很容易就能擰開。
46、将各種花瓣曬亁後混合置于一匣中,放在起居室或餐廳,就能使滿室飄香。
47、煮排骨時放點醋,可使排骨中的鈣、磷、鐵等礦物質溶解出來,利于吸收,營養價值更高;此外,醋還可以防止食物中的維生素被破壞。
48、識别正版手機的竅門:正版手機機身号碼,外包裝号碼,從手機上調出的号碼三号一緻。在驗鈔機下,進網許可标簽右下角顯示CMII字樣。
49、旅途中處理腳泡的方法:先用熱水燙腳十分鍾,用消過毒的針刺破腳泡,使泡内液體流出、排亁,再将腳泡部位消毒;忌剪去泡皮,以防感染。
50、空調冷凝水的PH值爲中性,十分适合養花、養魚,用于盆景養殖還不易出堿。
51、飲酒過量已有醉意者,可服50%食醋100至200毫升,解酒毒、養肝腎。
52、失眠可将一湯匙食醋倒入冷開水中,攪勻喝下,如果加入等量的蜂蜜,則效果更佳。
53、少喝奶茶!因爲高熱量、高油,沒有營養價值可言;長期飲用,易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54、遠離充電座,人體應遠離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邊。
5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56、睡眠不足會變“笨”,也就是精神不佳。一天需要睡眠八小時,有午睡習慣可延緩衰老。
57、10種吃了會快樂的食物:深海魚,香蕉,葡萄柚,全麥麺包,菠菜,大蒜,南瓜,低脂牛奶,雞肉,櫻桃。
58、睡覺的時候,鼻子塞住,很難受,在臉上蓋一塊小手絹(輕薄的就可以),過會兒鼻子就通氣了。
59、酸梅具防止老化作用,青春永駐,肝火有毛病者宜多食用。
60、幫助頭發生長:多食用包心菜,蛋,豆類,少吃甜食(尤其是果糖)。
61、蘋果是機車族、瘾君子、家庭主婦的常備良藥,一天一顆,能讓自己有個亁亁淨淨的肺。
62、每天一杯檸檬汁,柳橙汁,不但可以美白還可以淡化黑斑。
63、女性不宜喝茶的五個時期:月經來時,孕婦,臨産前,生産完後,更年期。
64、指甲油塗完後把指甲浸泡在冷水中,會亁的很快速。
65、梨可防曬!常食梨能使肌膚保持彈性,不起皺紋。梨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對太陽光的暴曬能起到防護作用。
66、喝酸奶能解酒後煩躁,酸奶能保護胃黏膜、延緩酒精吸收,并且含鈣豐富,對緩解酒後煩躁尤其有效。
67、蘆筍可減肥!蘆筍能提高人體的基礎代謝,促進人體内熱量的消耗,并有很強的脫水能力,因此,多吃新鮮蘆筍能變得苗條。
68、瓜果的清洗:食用前,先将瓜果在鹽水中浸泡20-30分鍾,可去除瓜果表皮殘存的農藥或寄生蟲卵,且鹽水還有殺滅某些病菌的作用。
69、挑選熟透的西紅柿(番茄),将柿肉挖出,攪拌均勻,敷在眼睛上,約十分鍾後用濕毛巾擦掉。此法可淡化黑眼圈,同時還可延緩眼周皮膚的老化。
70、雙手易變得亁燥粗糙,用醋泡手十分鍾可護膚。
71、最好的運動和減肥方式:每天堅持步行一小時,最好是快步行走,就能夠達到很好的鍛煉效果。
72、在電風扇的葉子上灑上幾滴風油精,随着風葉的不停轉動,可使滿室清香,而且有驅趕蚊子的效用。
73、“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天不要急于脫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剛見冷就穿得太多,适當地捂一點或凍一點。
74、舒緩眼部疲勞小竅門:用水浸泡藥用小米草或母菊花,然後将毛巾浸濕,敷于眼部10到15分鍾,可有效舒緩眼部疲勞。
75、炸饅頭片時,先将饅頭片在冷水裏浸一下,然後再入鍋炸,這樣炸好的饅頭片焦黃酥脆,既好吃又省油。
76、煮餃子時,餃子皮和餡中的水溶性營養素除因受熱小部分損失之外,大部分都溶解在湯裏,所以,吃水餃最好把湯也喝掉。
77、在洗碗水中放幾片檸檬皮和橘子皮,或滴幾滴醋,能消除碗碟等餐具上的異味。同時,它還能使硬水軟化,同時增加瓷器的光澤感。
78、烤肉防焦小竅門:烤肉時,可在烤箱裏放一隻盛有水的器皿,因爲器皿中的水可随烤箱内溫度的升高而變成水蒸氣,防止烤肉焦糊。
79、麺包與餅亁不宜一起存放。麺包含水分較多,餅亁一般則是亁而脆,兩者如果存放在一起,就會使麺包變硬,餅亁也會因受潮失去酥脆感。
80、揭膠紙、膠帶的妙法:貼在牆上的膠紙或膠帶,如果生硬去揭,會損壞物件,可用蒸汽熨斗熨一下,就能很容易揭去了。
81、茶葉與食糖、糖果不宜一起存放。茶葉易吸潮,而食糖、糖果卻恰恰含水分多,這兩類物品存放在一起,就會使茶葉因受潮而發霉或變味。
82、手表内不小心進水,可用一種叫矽膠的顆粒狀物質與手表一起放入密閉的容器内,數小時後取出,表中的積水即可消失。矽膠可反複使用。
83、如果衣物上不小心滴上了油,在洗衣服之前,保持衣服是亁的,然後在滴油的地方滴上洗潔精,再搓兩下,洗的話就不會有油印子了。
84、鼻頭上的黑頭粉刺很不雅觀,用手去擠又常會留下痕迹,其實可以在洗完臉後,用手指沾些細鹽在鼻頭兩側輕輕摩擦,然後再用清水沖淨,黑頭粉刺就會清除亁淨,毛細孔也會變小。
85、使衣物香氣襲人:用完的香水瓶、化妝水瓶等不要立即扔掉,把它們的蓋打開,放在衣箱或衣櫃裏,會使衣物變得香氣襲人。
86、在燈下挂一把香蔥,或用紗袋裝幾根蔥段,各種小蟲都不會飛來。蚊子最怕橘紅色光,用橘紅色玻璃紙或綢布套在燈泡上,蚊子就不會靠近了。
87、抽煙或長時間使用深色指甲油會使指甲變色,可每天用半個新鮮檸檬擦拭,連續擦上兩周即可除去污漬。
88、生活中,我們應以平靜之心,去接受無法改變的事;以勇敢的心,去争取能改變的事;最後用你的智慧,去分辨這二者的差别。
10人9不知!這些價值連城的養生秘密,太重要了!值得傳閱~
看完後記得發給身邊的朋友們哦!
健康與養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