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January 14, 2021

蘿蔔山藥靠邊站,它才是埋土裡的“黃金”!通便刮油防三高,別錯過

 維滿分享

冬筍的營養價值很高,素有“金衣白玉,蔬中一絕”的美譽。它與春筍、夏筍不同,“低調”地長在地下,尚未破土而出,營養價值也較高。


吃冬筍,刮油降三高

冬筍含有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以及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腸道蠕動,既有助於消化,有能預防便秘和結腸癌的發生,對肥胖癥、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和動脈硬化等患者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1

降“三高”

竹筍具有低糖、低脂的特點,富含植物纖維,可降低體內多余脂肪,消痰化瘀滯,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癥,且對消化道癌腫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2

通便

竹筍甘寒通利,它所含有的橫植物纖維可以增加腸道水分的貯留量,促進腸道的蠕動,從而降低我們腸內的壓力,減少糞便類的粘度,使其利於排出體外。

3

養肝


冬筍富含維生素,保護肝細胞和防止毒素對肝細胞的損害。

4

開膈消痰

竹筍具有低糖、低脂、高膳食纖維等特點。它能夠有效降低人體內多餘的脂肪,可以防止脂肪堆積在體內的導致的肥胖,並且它還可以消痰化瘀滯,並且對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的人非常有幫助。

5

消食

冬筍有助於胃酸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宜於治療飲食積滯證。

6

健脾

適用於脾氣虛弱,運化無力所致的脘腹脹滿,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癥。

7

清熱解毒


冬筍具有清熱化痰、解渴除煩、清熱益氣、利隔爽胃、利尿通便、解毒透疹、養肝明目、消食的功效,還可開胃健脾,寬腸利膈,通腸排便,開膈豁痰,消油膩,解酒毒;主治食欲不振、胃口不開、脘痞胸悶、大便秘結、痰涎壅滯、形體肥胖、酒醉惡心等病癥。

8

預防水腫、利尿

竹筍含有豐富的酪氨酸,它對於輔助治療抑鬱癥、宿醉等都有一定的功效。此外,竹筍中還含有豐富的不溶性膳食纖維,這種膳食纖維具有非常好的正常作用。而竹筍中含有大量的鈉還有助我們消除水腫。

冬筍這樣吃,給肉也不換

冬筍脆嫩鮮美,早在古代就膾炙人口,為人們所喜愛,素有“嘗鮮無不道冬筍”之嘆。今天推薦的六道家常冬筍菜,做法都不麻煩。

大畫家吳昌碩有詩曰:“客中常有八珍嘗,哪及山家野筍香。”他還將此詩題在《竹筍圖》上,後兩句是:“寫罷筼筜獨惆悵,何時歸去看新篁。”古人將竹筍入畫賦詩,廣為流傳。

魚香筍絲


食材:冬筍、黑木耳、里脊肉、紅椒

做法:

1.里脊肉切絲,加鹽、料酒、水澱粉入味、漿制;

2.冬筍切絲、加鹽焯水;

3.蔥姜蒜熗鍋,放肉絲滑散後,加入筍絲;

4.倒入魚香汁(醋、生抽、料酒、糖)翻炒;

5.倒入紅椒絲、黑木耳翻炒片刻;

6.勾薄芡,大火收汁;

7.加少許鹽、雞精調味,出鍋。

 

鹹菜冬筍湯年糕


食材:冬筍、鹹菜、水磨年糕

做法:

1.下香油和植物油,炒冬筍,微微黃,下鹹菜一起炒;

2.加開水,有高湯的話一起下;

3.切成細條的年糕;

4.湯滾開後,轉中小火,下鹽調味;

5.出鍋,撒味精,加點豬油(可省略);

 

冬筍炒臘肉


食材:冬筍、臘肉、乾辣椒、大蒜、生姜

做法:

1、將臘肉洗凈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煮至用筷子可以從臘肉皮上插進去的時候將其撈出,切片;

2、將冬筍切去根部較老的部分,剝去外皮後將其切為兩半,再切成薄片,放入沸水中,再加入少許鹽,焯燙約2分鐘後撈出瀝乾待用;蔥切段,乾辣椒剪成絲,大蒜去皮切片,姜切絲;

3、凈鍋置於火上(不用放油),下入臘肉,炒至出油;

4、放入生姜、大蒜、乾辣椒,炒勻;

5、下入冬筍,翻炒約2分鐘後下入蔥段,炒勻後即可出鍋。

冬筍怎麼挑?

選冬筍講究一看二捏。看起來根部比較短、長得比較飽滿的,這說明冬筍的生長時間短,比較嫩;捏一下冬筍,感覺比較緊實的就是嫩筍,如果捏起來很鬆散,就說明長得比較老了。


給冬筍去皮:先在筍中間拉上一刀,(根部淺些,尾部深些)由下往上順勢將筍衣剝下,最後將筍根切掉即可。圖片來自@Pan小月


去除澀味:因為筍中有草酸,直接入菜會有酸澀感,所以一定要先在淡鹽水中煮5—10分鐘。圖片來自Pan小月

冬筍怎麼保存?

想要保存好筍的營養價值,同時讓它的口感更好,就要存放好,冬筍的存放主要是防止水分丟失,可按以下法存放:


1、選完整無傷的冬筍,放入塑料袋中,紮緊袋口,可存放一個月不變味;

2、裝箱保存在木箱底層鋪2-3寸濕黃沙,把冬筍尖朝上擺好,然後再用濕黃沙埋好並將沙子拍實,放在陰涼通風處,可存放1-2個月。

特別提醒:

筍子記得吃的時候剝就好!不要上午剝的下午再來吃,這樣筍子容易被氧化也會脫水老掉。

作為一種藥食兩用的蔬菜,冬筍太厲害了,降三高、抗癌、養肝、健脾、通便樣樣行,配上肉,營養又美味!現在正是吃冬筍的好季節,趕緊發給家裡做飯的人,今晚就吃起!

圖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