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aturday, June 20, 2020

心血管病專家:「壞膽固醇」是這樣一步步危害你身體的

庾年分享
高膽固醇血症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所以請特别注意。


受訪專家

著名心血管病專家、醫學教育家、教授 胡大一

中國營養學會運動營養分會主任委員 常翠青

北京大學醫學部臨床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武陽豐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營養科營養師 宋新

多年來,大家都認為膽固醇是個「壞東西」,吃多了會堵血管。

然而,最新版的美國和中國膳食指南,都取消了每天300毫克膽固醇攝入的上限。於是,有人停藥了,有人為內臟、肥肉 「解禁」了,吃雞蛋也不再數數了……


《生命時報》邀請權威心血管病專家和營養專家,送上一張「膽固醇含量表」,提醒你正確攝入它。

膽固醇是這樣傷害你的


「壞膽固醇」引起心梗、腦梗

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俗稱「壞膽固醇」)水平升高,會損傷血管,使血管壁上形成脂質斑塊(即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逐漸增大,導致血管狹窄,從而引發冠心病和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

更危險的是,有些斑塊就像「不定時炸彈」,一旦破裂就會引起血栓栓塞,堵塞血管,導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腦梗死,短時間內就可奪人性命。

健康人群「壞膽固醇」應該低於3.4 毫摩爾/升,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則要控制在1.8~2.6毫摩爾/升以下。若體檢發現自己血膽固醇指標異常,一定要遵醫囑進行降脂治療,切勿大意。

血液中1/4的膽固醇是吃出來的

血膽固醇中,有1/4是吃進去的,3/4是自身肝臟合成的;15%25%的人對膳食膽固醇非常敏感,高危人群更應嚴格控制飲食。

膽固醇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之一,它是合成細胞膜、膽酸、維生素D的重要原料,肥肉、雞蛋、內臟等動物性食物膽固醇含量較高。大多數健康人天生就有維持血膽固醇穩定的機制,也就是說,如果從外部食物中攝入的膽固醇多了,自身合成就會相應減少,以維持總量不變。

但還有15%25%的人群對膳食膽固醇較敏感,自身調節能力較弱,攝入的膽固醇一多,體內血液總膽固醇就會顯著升高。這群人就要嚴格管住嘴,小心「病從口入」了。

適度攝入才健康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

    每周吃蛋類280~350克(大約每天1個雞蛋的量),吃雞蛋不棄蛋黃;

    動物內臟含豐富的脂溶性維生素和一些微量元素,建議每月食用23次,每次25克(半兩)左右;

    培養清淡飲食習慣,少吃油炸食品。成人每天烹調油25~30克(半兩)。


已經患有高膽固醇血症的人群,特別是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必須嚴格控制膳食中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

常見食物膽固醇含量表

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以下常見食物每100克可食用部分中,膽固醇含量如下表:↓



美國心臟病協會、中國營養學會等都曾建議,普通成年人每天攝入的膽固醇不要超過300毫克,雖然新版膳食指南已取消此上限,但最好控制攝入量。

一份「降膽固醇」的飲食攻略


葷素搭配合理

限制「三高」飲食,即高熱量、高膽固醇、高脂肪飲食。飲食提倡清淡,但也不宜長期吃素,否則飲食成分不完善,反而會引起內生性膽固醇增高。

限制高脂肪、高膽固醇類飲食,如動物腦髓、動物內臟、蛋黃、雞肝、黃油等。脂肪攝入量每天限制在30~50克。少吃甜食和零食,多吃蔬菜和水果。

可以多吃些有降膽固醇作用的食物,如大豆及其製品、玉米、洋蔥、大蒜、香菇、木耳等。

儘量少吃含飽和脂肪酸多的食物,如肥肉、奶油、豬油、牛油、肉類外皮等動物性食品,烹調用油宜選擇含較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油,例如玉米油。

合理用油

建議選擇含有植物甾醇較多的玉米油。植物甾醇可以降低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它是一種從穀物、大豆、蔬菜和堅果等中提取出的白色粉末,結構上類似膽固醇。

被食用後,植物甾醇便與膽固醇形成競爭,在小腸中阻礙「壞」膽固醇被吸收到血液中,而這種阻礙,據科研數據顯示,約10000ppm的植物甾醇可使膽固醇的吸收率降低40~60%。

因此,每天適量補充含植物甾醇的玉米油,享受美味的同時更能守護心臟的健康。


絕對戒煙,限制飲酒

對於膽固醇偏高的人群來說,戒煙限酒是最重要的,這是因為吸煙和酗酒也是高膽固醇血症的誘發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吸煙者的血清總膽固醇水平顯著高於非吸煙者。吸煙降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即「好」膽固醇)的水平,並且吸煙量越大,好膽固醇水平越低。

香煙中的尼古丁,還能使周圍血管收縮和心肌應激性增加,使血壓升高,導致心絞痛發作。

此外,不適當飲酒會使心功能減退,對胃腸道、肝臟、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均有損害。

適量飲茶

茶葉中含有的兒茶酚有增強血管柔韌性、彈性和滲透性的作用,可幫助預防血管硬化。

茶葉中的茶鹼和咖啡因能興奮精神,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疲勞,具有利尿作用。適量飲茶能消除油膩飲食而減肥。■

本文來源:生命時報;特約記者 劉靜

了解更多名醫的健康科普,可關注「大醫論道(dayilundao2017)」公眾號。

每日頭條@大醫論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