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October 14, 2019

80%喪偶老人希望再婚:老年人4大真實需求,你都知道幾個?

朱蒂分享
作者:國館
來源:國館(IDguoguan5000

老年人4大真實需求,你都知道幾個?。。。

真正的敬老,關鍵在於理解和尊重。


01

每年重陽節,全國敬老院都會迎來各地組織的“突擊敬老”。

人們紛紛舉辦敬老活動,聚餐、文藝演出、發放慰問品等。

還有的為老人理髮、按摩、洗腳,忙得不亦樂乎。

但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些敬老院的老人,一天要接受好幾撥,甚至十幾撥“洗腳任務”。

來源 | 新華網 2014.10.3



還要配合前來的各路人馬,各種擺拍,比劃著不自然的動作,表情逐漸僵硬。
這一切,都讓他們不勝其煩。


老人們就像一個個背景板,成為人們孝敬形象的憑證。

卻沒有人真正關心,他們是否需要這些。

更可怕的是,一哄而上後,是一哄而散,給老人帶來無盡的心理落差。

這真的能叫敬老嗎?

在我看來,只是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罷了。

不要說養老院的陌生人,很多時候,即便是對待自己的親人。

我們也常常只是做做形式,流於表面,根本沒問過他們想不想這樣。

其實,真正的敬老,關鍵在於對老年人的理解和尊重。

要把他們當活生生的人來看待,而不是當成老朽。

只有這樣,才能發現和重視他們的真實需求。



02

/ 聆聽需求 /

聆聽需求,不是指聽老人說話。

而是充分給予老人聆聽我們,接受新生事物的權利。

從小,我是被奶奶帶大的,穿衣服、洗漱、算術,都是她教會我的。

那時候,真的覺得奶奶無所不能。

後來,我逐漸長大,奶奶也慢慢變老,她懂得的事情開始沒我多。

雖然排斥用電子產品,但奶奶喜歡讀書看報,看到報紙上有什麽趣事都會問我們。

本來這是一件促進溝通交流的好事,卻遭到我媽無情打壓。

我媽其實很孝敬奶奶,錢、衣服、保健品,幾十年來不斷供應,對於老人家的一些無理取鬧也挺包容。

但對於各種提問,會嫌她麻煩,基本不說實話,只用她聽得懂的簡單話語忽悠過去。

比如我媽經常網購,常有快遞送上家,見她大包小包的拿回來,又不用給錢。

奶奶就很好奇,問:“這是啥,怎麽不用給錢?”

我媽不想解釋網購,覺得說了她也聽不懂,就說,“不是買的,別人送的。”

奶奶總覺得哪裡不對,就像吃一記悶棍,也不敢再追問。



之前,奶奶關心我工作問題,叫我給她講一下平時是幹什麽的。

我用通俗易懂的說法,給她耐心講解新媒體,公眾號的事情。

奶奶雖然聽得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但整個交流過程非常愉快。

結果我媽在旁邊聽得糾結,突然插嘴:“你說這些她也不懂,讓我跟她說吧。”

“你孫子是在報社當編輯的,就是你平時看的報紙,他做排版。”

這一下,又把話題給堵死了。

其實,我理解我媽這麽做的原因,平時工作忙,什麽事情都講求效率。

認為老人上了年紀,懵懵懂懂,忽悠一下就好,反正也聽不懂,可以節省溝通時間。

但在老人眼裡,這是嚴重剝奪他們的聆聽需求。

也是剝奪除讀書看報外,和外界接觸的機會。

很多時候,老人向我們提問,無非兩個目的。

一個是真的想了解這個事,另一個是和年輕一輩找話題。

如果只是一味忽悠,用他們“聽得懂”的話說,兩個目的都不可能達到。

只有用真心實意跟他們交流,即便再聽不懂,老人們也能從中獲得溫暖。



03

/ 尊嚴需求 /

有人說,當人活到一定歲數,身體大腦開始不聽使喚的時候,就會喪失尊嚴。

電影《酒神小姐》裡,老宋年輕時總是一身西裝,意氣風發。

年老後卻因中風住進療養院,終日躺在病床不得動彈。

兒女許久才來看望他一次,卻因他大小便失禁,身上臭烘烘而不願接近他。

愛面子的老宋,也只能像案板上的一塊肉,被護工扒下褲子,翻來翻去。

沒有人關心、在意他,老宋開始心灰意冷。

他覺得與其被人像垃圾一樣對待,還不如選擇一個體面的死法。

一直以來,老人每天都要面對年齡的侵蝕,還有旁人對尊嚴的無情剝奪。

這樣的生活,可以說非常絕望。



要知道,尊嚴是人的基本需求,再老的人,即便已經懵懵懂懂,也需要給與尊嚴。

在荷蘭一家養老院,護工阿姆榮根一直專門照顧阿爾茲海默症患者。

工作多年,她只有一個感受,這是一段非常難熬又痛苦的歲月。

老人不僅過得孤獨,還經常被人呵斥:

“吃個飯怎麽又撒一地?”

“藥給你放這了怎麽又忘記吃!”

在阿姆榮根看來,這樣的生活毫無尊嚴,簡直就是“孤老院”。

她恐懼衰老,害怕父母老去,因為她深知養老院的生活有多糟糕。

甚至當她聽說父親突發心臟病去世時,第一反應竟然是:

“謝天謝地,父親終於不用去養老院了!”

但父親的離開,還是激發了她深埋已久的想法。

她希望創造一個可以讓老人正常生活的養老院,在生命最後時光也能有尊嚴地活著。

每天享受鳥語花香,而不是只待在病房吃飯、吃藥、睡覺。

阿姆榮根向荷蘭政府大膽提議這個想法,誰料雙方一拍即合。

幾年下來,“失智照護小鎮”誕生了,這是全球第一家為患有阿爾茨海默症老人專門建立的大型療養院。



這裡沒有冰冷的病房,看上去就是一個舒適的郊區小鎮。

路旁全是豪華別墅,電影院、咖啡館、美容院、桑拿房一應俱全。

鎮裡的居民由醫護人員扮演,他們每天和老人和諧相處,暗中照顧日常起居飲食。

讓每個老人都在這裡像正常人一樣生活,重獲了尊嚴。

來源 | 創日報

生活中,我們不必做到如此奢侈。

只要用心去愛護老人脆弱的心靈,就夠了。

有人說,老人就像孩子,需要關懷和體諒。

想想小時候,你尿便來襲,全家上陣。

如果當父母遲暮之年臥病在床,卻陋室獨嘆。

在漫長的病榻時光裡,該是何種煎熬。



04

/ 價值需求 /

年輕時,我們鬥志滿滿,用不懈的努力獲得無數榮譽和聲望。

但當老年這個詞冠在我們頭上時,所有的一切,都將逐漸被人淡漠。

取而代之的,只有疼痛的膝蓋,滿頭的白發和布滿皺紋的臉。

這種落差感,作為年輕人是難以想象的。

在麻省理工學院,有一個叫做AgeLab的研究所,專門研究老年人需求。

他們的目標,是為進入衰老期的人提供最好的服務。

為了幹好這件事,他們專門設計了一套裝備,穿上就能體驗一個人70歲的狀態。



這套裝備看上去像施工服一樣。

為了模擬老年人關節僵硬的狀態,在胳膊肘、手腕的地方有束帶。

靴子底下有泡沫,能體會到上了年紀的人觸覺的減弱。

體驗者說,“最開始穿上只是感覺沉,但時間久了會發現,老人做的每一件小事,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功夫。”

更嚴重的是,大多數人在穿上半小時後,情緒會從不耐煩慢慢變成憤怒。

甚至不由自主懷疑人生:“我到底怎麽了?!”

來源 | 紐約客

從這件事我們可以意識到,老年人身體上的困難也許可以通過各種途徑解決。

但衰老所帶來的焦慮感,則會隨著年齡增長不斷惡化。

身體機能的降低,會讓老人感到自己沒有價值,像廢物一樣。

所以,老人非常希望人們能看到他們的價值。

即使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其實,在家裡老人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洗碗、拖地等各種家務都可以給他們做。

不要僅僅為了讓老人“享福”就總是代勞,或是請保姆。

比起每天無所事事,他們更願意突顯自己的價值,為這個家出一份力。



05

/ 情感需求 /

長期以來,我國老人情感需求被嚴重忽視。

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國喪偶老人占老年人口27%左右,約為4748萬人。

其中80%喪偶老人有再婚願望,進行婚姻登記的不足一成。

數據來源 | 新華網

比例之低,除了因為無力打破的社會道德觀念和輿論壓力。

還有一些子女不尊重父母情感選擇,對再婚事宜橫加干涉。

導致老人只能保持獨身,或是選擇“隱婚”——不登記,卻像夫妻一樣生活。

北京海澱一家養老院,郭大爺和李大媽每天手牽手,邊走邊聊,有說有笑。

平常,喝茶、看電視甚至吃住,他們都在一起。

但這對外人眼中溫馨幸福的“老兩口”,並沒有領取結婚證。

在雙方子女眼中,他們也不過是相互陪伴的“大爺”和“大媽”。

這樣有名無分的關係,讓不少老人痛苦萬分。



其實,無論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還是年近古稀的老人。

都有情感需求,這不會隨著年齡增長有所變化。

有時,同齡人的情感交流甚至比子女的陪伴更重要。

我曾經在小區調查過5070歲以上老人的子女,試圖了解情感狀況對老人心態的影響。

結果發現,夫妻雙全、喪偶再婚的老人心態最平和,與子女關係良好,不過多干涉晚輩家庭生活。

而喪偶後沒有再婚,或是嚴重缺乏感情生活的老人,普遍脾氣古怪,經常干涉子女家庭生活。

現代醫學表明,如果老人情感需求得不到有效滿足,會很容易出現一些心理問題。

產生孤獨、急躁、憂慮、抑郁等情緒,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而夫妻感情融洽,則有利於機能免疫功能穩定,延緩器官衰老,減少各種疾病發生。

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

年輕人要追求愛情,老年人也一樣,這並不是什麽醜事。

喪偶或離婚的老年人因為孤獨更需要情感的滋潤。

對於他們來說,單純地付出真心,勇敢牽起另一雙手,收獲相依相伴的美好愛情。

也許就是人生下半場旅程裡最好的慰藉。



06

真正的敬老,從來不是做做樣子,形式主義。

而是要將心比心,站在老人的角度,去感受他們的真情實感。

曾經看過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寓言故事。

西域有一個小國的國王,制定了一條特殊的法令。

為了弘揚孝道,每個家庭中老人一旦過了60歲,子女就不得讓他們幹活。

還要每天用被子裹住下半身,坐著休息,所有事情都由年輕人去做。

違者將被定罪。

很快,全國上下落實了這一規定,所有老人每天都呆坐家中。

而年輕人除了白天工作,晚上還要忙裡忙外,十分疲憊。

看到這番場景,國王十分欣慰,認為自己做了一件大善事。

一次出使外國,由於一場風雪耽誤了行程,必須快馬加鞭才能趕上。

國王一路沒有休息,只是到了驛站就換馬。

足足在馬車上坐了一天一夜,累得腰酸背痛,腿腳發麻。

這時,他想起自己的法令。

頓時明白,原來老人每天坐著不下地,是這麽難受。



這哪裡是孝順,不過是站自己角度的一廂情願罷了。

經過深思之後,國王廢除了這條法律。

並在全國宣揚真正的孝道,教會國民多站在老人的位置思考。

也許,這個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沒有將心比心更能令人頓悟吧。

來源:國館(IDguoguan5000),一個有品有內涵的公號。用文化修煉心靈,以智慧對話世界,在這裡,重新發現文化的魅力。新書《圖說二十四節氣》正火熱銷售中。


視頻/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敬請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