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September 20, 2019

父母最大的心酸,不是子女不孝,而是…

湘湘分享
作者:哲學君

來源:哲學人生網(IDzxrsnet

記憶中的小腳丫 肉嘟嘟的小嘴巴 一生把愛交給他 只為那一聲爸媽

視頻/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敬請見

父母最大的心酸,不是子女不孝,而是…


《詩經》有言:「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

這世間,唯有一種愛,是不以回報為前提,不因距離和歲月而消磨。

那便是父母對子女之愛。

然而,為人父母有一種心酸,叫做即使拼盡全力,卻依然滿懷愧疚。

1

「孩子對不起,是爸爸沒本事」

前段時間,電視劇《幸福一家人》中的一個片段,讓無數觀眾都為之動容。

年輕有為的兒子因為父親沒本事,不能在事業上拉自己一把,就要和全家人都斷絕關係。


聽著兒子的責難,父親趴在柱子上,失聲痛哭。


最後,父親強忍著淚水,向兒子深深地鞠了一躬,並說道: 「是爸爸沒有能力,我對不起你們!」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都曾嫌棄過父母的出身,抱怨過父母的能力,責備過父母的過錯。

但即便如此,父母卻依然想要守護子女,唯恐虧欠得太多。

《觸龍說趙太後》中左師公有句名言: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很多時候,父母年紀越大,就越是小心翼翼。

但那些卑躬屈膝的背後,卻隱藏著自己最深沉的愛。

記得一個知名作家讀完博士,去大學教書時,他的父親開著廉價小貨車送他去上班。

但父親怎麼也不肯把他送到學校正門,後來,父親把車停在小巷子裡,對他說道:

「爸爸覺得很對不起你,這種車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

當子女最弱的時候,父母竭盡全力也要為之遮風擋雨。

而當子女變得強大時,卻唯有父母會害怕成為他們遠大前程裡的暗塵和汙點。

可是,若不是父母當初的奮力托舉,我們又何來如今的一切。

在《少年說》中,有一個名叫葉欣雨的女孩,質問父母:

「自從你們開超市之後,就一門心思全在工作上。到底是賺錢重要,還是我重要?」

聽著女兒的控訴,父母聲淚俱下。


原來,父母不過也是在硬撐,超市是家中唯一的經濟來源。

他們默默負重前行,偷偷隱去了生活的真相和自己的心酸,只想留給孩子一片靜好歲月而已。

但是,孩子卻常常忘記父母也只是平凡之軀。

作家郭敬明曾經在《夏至未至》中寫道:

「年少時,我們總以為父母無堅不摧,直到撞破他們的無助,才明白那是因為愛,他們才願意扮演英雄。」

一個人走向成熟,就是從接納父母平凡的那一刻開始的。

只願天下子女,都可以快快長大、庇護父母,就像他們曾經庇護我們一樣。


2

「我不怕死,就怕給孩子添麻煩」

在《透明人》一書裡,有一句話:

「子女越獨立,父母越孤單,即便這樣,父母仍然去學著懂事,總是跟你說:我很好,沒事的,你忙吧。」

這世間,最心酸的事情,莫過於唯一真心為我們付出的人,卻最怕給我們添麻煩。

之前,看過一篇報導。

一名九十歲的老人獨居近20年,面對死亡他並不恐懼,但他最大的擔憂,是怕給孩子拖後腿。

他常常對孩子講:

「我九十歲了,人早晚都要走。我死了也行,不死就慢慢活,看不好的病也不用治。」


父母總是用自己的委屈與犧牲,成全孩子的詩與遠方。

但這種知情達理、善解人意的父母,卻讓人無比心疼。

去年,黃磊在某節目中,談起自己82歲的老父親,感觸良深。

黃磊說父親總是口是心非,心中明明很想念孩子,但嘴上卻不要自己去看望他。

就連岳父、岳母也是如此,即使生病住院,不到迫不得已絕不叫孩子來探望。

最後,黃磊總結道:

「中國式父母有一個特點,叫不給孩子添麻煩,所有爹媽都這樣。」


在《親愛的安德烈》一書中,有一句話:

「所謂父母,就是那個不斷對著你的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父母對子女之愛,總是充滿隱忍與內斂。

哪怕再多想念,也不願輕易打擾;即使能力有限,也不願過多牽累。

曾經,在貼吧看過一個真實的故事。

博主的父親是癌症晚期,在去世前夕,父親口齒不清地說道:

「我敗壞(浪費)咱家錢了,你們打我一下吧。」

博主哭著說:「為你花多少錢我們都願意,怎麼捨得打你呢?」

父親回答道:「你們不打我,那我給你們笑一下吧。」

然後父親用盡全身力氣笑了一下,燦爛如花。


馬薇薇曾經說過:「父母那麼懂事,那我們就不懂事地由著他們懂事嗎?」

其實,那些善意的謊言背後,不過都是期盼兒女回頭的心願。

只願為人兒女者,都可以快快懂事、善待父母,就像他們當初愛我們一樣。


3

「一輩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在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中,有一句歌詞直擊人心。

「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除了父母,這個世界上再沒有任何人,可以像生命一樣愛孩子。

作為兒女,我們受到了多少疼愛,至少要報答萬分之一,千萬不要讓他們越年邁越無助,越付出越心酸。

一、不抱怨父母的無能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

最終的成功不是靠父母給了你什麼,而是看自己做了什麼。

去年,某節目組跟高考學子玩了一個遊戲:

所有考生站成一排,節目組提出幾個關於家境和父母能力的問題。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考生就向前六步,否則便留在原地。

於是,考生之間的距離很快就被拉開了。


然而,在抵達終點時,不乏有考生反敗為勝。

而遙遙領先的考生也有不少被阻擋在門外。


所以,與其抱怨父母的無能,不如自己突出重圍,活得精彩而坦蕩。

二、不嫌棄父母的出身與職業

所謂成長,就是慢慢懂得父母養育兒女的艱辛與不易。

記得多年前曾看過一個暖心短片。

一個女孩和同學走在路上,因偶遇清潔工父親而面露尷尬。

父親看出了女孩的為難,便示意她不要打招呼。


但女孩走遠後,卻越發覺得心裡不是滋味。

最後,女孩不再顧及他人看法,飛奔向父親。


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麼多英雄與富豪。

父母雖然平凡,但愛我們卻愛得無怨無悔,我們又何談嫌棄呢?

三、不責備父母的過錯

《弟子規》有曰: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兒女真正的賢德,不是在父母疼愛我們時孝順父母。

而是當父母疼愛我們的方式不對時,我們依然能孝順他們。


4

莫泊桑說:

「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活著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後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紮得多深。」

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

盡孝,經不起等待。

願每一個離家高飛的子女,都可以學會轉身,讓那守望的背影不再孤獨。

也願每一對善解人意的父母,都可以與子女相互靠近,因愛永生。

來源:哲學人生網(IDzxrsnet


視頻/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敬請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