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January 7, 2019

黃芪補氣功效第一, 和它搭配百病消退!

永健分享
黃芪是中藥配伍中比較常見的中藥材黃芪最主要的功效就是補中益氣,在調理體虛、預防感冒以及美容養顏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


這是黃芪,一種常見的藥材,它具有的藥用價值很高!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被譽為“補氣補脾諸藥之最”深得人們的喜愛。“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民間對黃芪的認識,但不可否認的是黃芪的功效確實不少。

黃芪的補氣功效一直排行第一,它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

它的作用功效很是廣泛!古人認為黃芪在所有的補氣藥當中,它是作用最好,資質最老的那位。現在野生黃芪的數量越來越少,有趨於滅絕的危險,所以它已被確定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黃芪有哪些功效


益氣固表

生用黃芪,有益氣固表、利水消腫、排毒生肌的功效,適用於自汗、盜汗、血痹、浮腫、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等症。


補氣養血

蜜炙黃芪有補氣、養血、益中功效,適用於內傷勞倦、脾虛泄瀉、氣虛、血虛、氣衰等症。


降血壓

現代醫學證明,黃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壓、保護心臟、雙向調節血糖、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來治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症。

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



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被譽為“補氣補脾諸藥之最”,深得人們的喜愛。

8種藥材的巧妙搭配,不但可以治療百病,還能做成藥膳,下面一起來看看黃芪的神奇妙用。


 
黃芪配丹參

胸痹心悸: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壓力大,經常會感覺胸悶、呼吸不暢,可以喝上幾次黃芪丹參代茶飲,可以很好地緩解這個症狀。

抑制增生:黃芪丹參一起使用,可以抑制纖維母細胞的過度增生。

抗擊血栓:肥胖人群以及中老年人,很容易出現血栓,多喝黃芪丹參水,能清除血管壁垃圾,暢通血管,降低血栓的形成。



 
黃芪配山藥

降低血糖:山藥藥性溫和,也是滋補的藥材,能健脾益氣,很好地輔助降血糖,對糖尿病造成的脾腎衰弱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補氣止血:氣血是我們保持年輕以及滋養皮膚的根本,也是女性美容很重要的物質,能夠使得我們的皮膚顏色紅潤,如果氣血充足的話,我們的皮膚狀態甚至可以比實際年齡年輕十幾歲。

潰瘍愈合:不小心摔傷碰傷,可以用黃芪泡水喝,不僅能快速緩解疼痛,還可以促進傷口愈合。



黃芪配金銀花

清熱解毒:金銀花為清熱解毒之良藥,它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還有解表祛濕的功能。

慢性腎病:黃芪與金銀花在治療各類腎臟疾病中,可以說是一對絕配藥方。

皮膚瘙癢:常喝金銀花黃芪水可以有效緩解皮膚瘙癢。



 
黃芪配白術

補充能量:如果感覺身體氣虛無力,幹什麼事都提不起勁,這是“氣虛”的表現,連喝兩天黃芪白術湯,你會發現整個人非常有活力。

抗氧化作用:白術黃芪水能減少皮膚油脂的分泌,增強機體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黃芪配益母草

活血化瘀:廣東的客家人,喜歡用新鮮的益母草煮湯,給生完孩子的產婦喝,可以調理身體,活血祛瘀。

防衰老:益母草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可以有效抗衰老、抗疲勞,以及抑制癌細胞的增生。



 
黃芪配當歸

調經止痛:許多妹子經期不正常,出現痛經及各種婦科疾病,用黃芪泡當歸喝,不僅能幫助消除婦科炎症,還能減少經期疼痛。

動脈硬化:黃芪配當歸還能夠有效抑制動脈硬化的情況,同時還能夠很好的促進血液中紅血球的生長,補血養血。



 
黃芪配葛根

擴張血管:葛根素能改善心肌的氧代謝,同時能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防治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病症。

失眠健忘:現在很多朋友受到失眠健忘的困擾,晚上睡不著,白天睡不醒,整天迷迷糊糊,用黃芪配葛根連喝幾次,就能明顯改善。

美容豐胸:葛根粉為天然的植物雌激素,可以促進乳房的發育,保持身體年輕活力,嫩滑肌膚。



 
黃芪配枸杞

有效抗衰老:枸杞中含有豐富的枸杞多糖、β-胡蘿蔔素、維生素E、硒及黃酮類等,這些物質均有較好的抗氧化作用。

提高睡眠質量:枸杞一年四季均適合食用,經常飲用可以改善身體體質,對於睡眠質量不佳、難以入睡等睡眠問題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提高記憶:枸杞子被稱為“智慧果”,配上黃芪不僅能改善大腦記憶力,非常適合學生及上班族喝。


三種人群不宜服用黃芪


1月經期間的女性

正在月經期間的女性不能服用黃芪水,否則會對月經還有身體造成不利影響。


2懷孕期間的女性

懷孕期間的女性服用黃芪也需要特別的注意,因為很有可能導致滑胎,對胎兒和孕婦造成傷害。


3肺結核的患者

如果是患有肺結核的患者,癥狀主要表現為咳血、口亁舌燥以及身體發熱,那麼我們也是不建議單獨使用黃芪泡水喝的。

健康與養生


視頻/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敬請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