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May 16, 2017

以斯帖與王昭君

滿愛分享
作者:董元靜

西亞古老文明之波斯帝國的亞哈隨魯王的王后以斯帖與東方古國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都被世代傳頌。若將這兩位東西方古代美人作一比較,或許可以給我們帶來全新的審美視野。


東方古國四大美人之一:漢代的王昭君以其天生麗質、高潔品格、超凡氣度而享譽華夏。無獨有偶,西亞古老文明之波斯帝國的亞哈隨魯王的王后:一位猶太民族的絕色美女以斯帖,她的名字和傳奇經歷也載入了史書和基督教的聖經,被世代傳頌。將這兩位東西方古代美人作一比較,或許可以給我們帶來全新的審美視野。

公元前550年,以色列國的耶路撒冷已經淪陷,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公元前539年,波斯帝國擊敗巴比倫,開始統治從印度直到古實的一百二十七省全境。亞哈隨魯王在位第三年,派官在各省招聚美貌的處女。容貌俊美、父母雙亡的猶太少女以斯帖也被送入王宮。她遵養父末底改所囑,沒有將宗族籍貫告訴他人。

Esther以斯帖

眾女子照例先潔淨身體十二個月:六個月用沒藥油,六個月用香料和潔身之物。滿了日期,才挨次進去見王。以斯帖也按次序被引入宮見王,王一見大喜,頓覺群芳失色,眾星無光。聖經中描寫:王愛以斯帖過於愛眾女,她在王眼前蒙寵愛比眾處女更甚。王就把王的冠冕戴在她頭上,立她為王”(參斯217)

為什麼她會如此順利?僅僅是由於美貌嗎?可我們知道,亞哈隨魯王先前的王后瓦實提也是容貌甚美的佳人,卻因違命而被廢。作為猶太女子的以斯帖自小研習猶太教的經典,虔誠信仰耶和華上帝,每日禱告讀經,敬畏神。聖經中寫,以斯帖雖受宮中總管的喜悅,卻只收本分之物,別無所求凡看見以斯帖的都喜悅她。如果容貌姣好可以博得第一眼的好感,那麼一年多後大家還能愛她,就只能是因為她天性的善良純潔和真摯了,敬虔的信仰令她具有一種由內而外的聖潔和超凡脫俗的美,穀中的百合花就這樣脫穎而出,戴上了高貴的王冠。

再看王昭君。她姓王名嬙(qiáng),字昭君,於公元前52年出生於南郡秭(zǐ) 歸縣寶坪村,今湖北地界。漢元帝建昭元年,下詔征集天下美女補充後宮,王昭君年當二八,仿佛幽蘭獨立,納選入宮。然而,王昭君入宮之後,並未見到元帝。

王昭君

《後漢書南匈奴列傳》記載: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禦,積悲怨……”這又是為何呢?其中緣由,葛洪《西京雜記》有所敘述。王昭君入宮之後,按照慣例須由畫工畫了容貌,呈上禦覽,以備隨時寵幸。而當時主畫的毛延壽生性貪鄙,屢次向宮女索賄,宮女為得召見,大多傾囊相贈。因此,筆底添出豐韻,易醜為美,易美為醜。王昭君家境一般,更自恃美冠群芳,生性奇傲不肯遷就,不肯賄賂畫師。因此,畫像平平無奇,入宮數歲,不得見禦

然而,自古窮通皆有定,命運總在無聲無息之中發生著變化。做了王后的以斯帖與失意的王昭君都想不到,生命中嚴峻的考驗和機遇又突然出現!

以斯帖的養父末底改因不肯跪拜王宮的權貴哈曼,以致哈曼竟然起了歹意,要設毒計滅絕通國所有的猶太人,滅絕末底改的全族。他在亞哈隨魯王面前進讒言詆毀猶太人,捐重資求得了王的旨意,擇定日期殺戮滅絕波斯帝國全境的猶太人!諭旨所到之處,猶大人大大悲哀,禁食哭泣哀號,穿麻衣躺在灰中的甚多

絕望之時,末底改托人告知王后以斯帖,並囑咐她進去見王,為本族的人在王面前懇切祈求。以斯帖回複道:王的一切臣仆和各省的人民,都知道有一個定例:若不蒙召,擅入內院見王的,無論男女必被治死;除非王向他伸出金杖,不得存活。現在我沒有蒙召進去見王已經三十日了。

這是以斯帖面臨的生死抉擇,違例進去見王風險很大,不僅王后之位可能不保,甚至死罪也難逃。她之前的王后瓦實提就是前車之鑒。怎麼辦?以斯帖感到命懸一線,踟躕(chí chú,心中猶疑,要走不走的樣子)難行。

這時末底改的一番話警醒了她:你莫想在王宮裏強過一切猶大人,得免這禍。此時你若閉口不言,猶太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至滅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

驚雷炸響,一道閃電淩空劃開了愁悶的雲層,瞬間,以斯帖望見了雲上的慈容!天父啊,掌管萬有的神,這是你的安排和旨意嗎?那麼,求你親自與我同在!望天呼求之後她不再遲疑,回報末底改說:你當去召聚書珊城所有的猶大人,為我禁食三晝三夜,不吃不喝;我和我的宮女也要這樣禁食。然後我違例進去見王,我若死就死吧!


我若死就死吧!這種感天動地的精神也會感動君王嗎?是的。三天後,以斯帖穿上朝服,對殿站立。也許是她那種為民族赴死的勇氣,也許是她那種捨己坦然淡定的氣度,奇跡出現了,王見王后以斯帖站在院內,就施恩予她,向她伸出手中的金杖;以斯帖便向前摸杖頭。王對她說:王后以斯帖啊,你要什麼?你求什麼?就是國的一半也必賜給你。’”死神緩緩退去。雖然離問題的解決還遠,但反擊奸臣哈曼的第一個回合成功了!

王昭君呢?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公元前34年,北方匈奴呼韓邪單於(chanyu)被他哥哥郅(zhi)支單於(chanyu)打敗,南遷至長城外的光祿塞下。公元前33年,匈奴首領呼韓邪單於(chanyu)主動來漢朝,對漢稱臣,並向漢元帝請求和親,以結永久之好。元帝同意了,決定挑選一個宮女當公主嫁給呼韓邪單於(chanyu)。當呼韓邪單於(chanyu)挑選闕氏(閼氏yanzhi為匈奴語,王后之意),內外震動時,其他宮女們顧慮踟躕(chí chú,心中猶疑,要走不走的樣子),不能決斷。王昭君則深明大義,挺身而出,慷慨應詔,願意出塞和親,令管事的大臣喜出望外。

與以斯帖一樣,昭君不是沒有疑慮。異域的胡邦,人多暴猛,士多驕奢,以氈裘為衣,以羯膻(羊臊氣 。羯jié 公羊,特指騸過的:羯羊。 shān 像羊肉的氣味:膻氣。)為味,大漠荒沙,胡風浩浩,胡笳(jiā:中國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樂器,類似笛子)淒蒼,孤煙嫋嫋(niǎo:柔弱,繚繞),隴水嗚咽(wūyān:形容低沉淒切的聲音),以自己的玉容嬌弱,怎抵塞外的冰刀霜劍?翩翩之燕,遠集西羌(qiāng),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進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她寫的這些詩句正表達了自己的心曲。但昭君非尋常之女,其志向必然與雁齊飛!

元帝見報吩咐大臣選擇吉日,讓呼韓邪和昭君在長安成了親。隨後,王昭君在車氈(zhān)細馬的簇擁下,肩負著漢匈和親之重任,別長安、出潼關、渡黃河、過雁門,於第二年初夏到達漠北。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琵琶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聲聲催人淚下。傳說中,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坐在馬車上的這個美麗驚豔的女子,忘記了擺動翅膀,紛紛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的代稱。後來人們多用沉魚落雁來作為美女的代稱,其中的落雁出典就在於此。

以斯帖為民族不懼赴湯蹈火,王昭君毅然出塞,順應歷史潮流,從而也爭得了寶貴的自由。不僅如此,她們兩人還有同樣的智慧,在接下來的人生境遇中均有不俗表現。

以斯帖知道亞哈隨魯王重用惡人哈曼,當王問她求什麼時,她兩次用緩兵之計要王邀哈曼赴她所預備的筵席,等待聖靈動工,等到王想起她的養父末底改曾救王有功的有利時機。於是,以斯帖在席間回答王說: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以為美,我所願的,是願王將我的性命賜給我;我所求的,是求王將我的本族賜給我。因我和我的本族被賣了,要剪除殺戮滅絕我們。以斯帖特別機智地站在王的利益方面提醒王說:我們若被賣為奴為婢,我也閉口不言,但王的損失,敵人萬不能補足。當王問及敵人是誰,她便決絕地回答:仇人敵人就是這惡人哈曼。王果然大怒,原本就看不慣哈曼的太監也進言揭露哈曼。結果,哈曼被處死,掛在他為末底改所預備的木架上。以斯帖又俯伏在王腳前,流淚哀告,求他另下諭旨,廢除先前哈曼所傳的那旨意。王終於向以斯帖伸出金杖。猶大人的反擊大獲全勝。


王昭君出塞後,呼韓邪單於(Chán yú)封她為寧胡閼氏(yānzhī)”。昭君在匈奴期間,慢慢地習慣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處得很好。她一面勸單於(Chán yú)不要打仗,一面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她利用漢王朝逐漸強盛的影響力,參預政事,對於漢匈溝通與和睦起了調和作用。她多次勸說單於(Chán yú)修明法度,多行善政,舉賢授能,獎勵功臣,以得民心,取漢室之優,補匈奴之短。同時,在春日之際,管理草原,植樹栽花,育桑種麻,繁殖六畜,並向匈奴女子傳授挑花繡朵的技巧,講解紡紗織布的工藝。從此,漢匈兩族團結和睦,國泰民安六十年,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忘幹戈之役,邊關大漠展現出欣欣向榮的和平景象。她讓一個太平盛世,在那黃塵滾滾、青草連天的土地上鋪展開來。昭君去世後,她的兒女們又繼續為和平做著努力。

什麼是真美的極致?讀者自有判斷了吧!一如百合,一如秋月,即使在被擄的苦境裏也能盛開,即使在邊關大漠上也能輝映。這豈是玉環飛燕們所能企及?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來源:《天風》  /網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