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aturday, January 9, 2016

“開臺聖主”鄭成功

鎮強分享
鄭成功從荷蘭人手裡收復台灣,並以台灣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建設台灣不遺餘力,深得民心,死後人民設廟奉祀,但為避免清廷找麻煩,故稱鄭成功為「開山王」。

                        鄭成功像。(網絡圖片)
 
唐光啟年間,石井鄭氏一世祖隱石公從河南滎陽遷徙而來,散居於揚予山與石井的海邊上,從此這個家族便與大海結下了不解之緣,族人大多沿海而居,討海為生。石井鄭氏家族傳到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時已是十一世,鄭芝龍很早就有無海即無家的思想,少年時他飄洋過海到澳門投奔在那邊做生意的母舅黃程,不久繼承了母舅的海外貿易,開始海上創業。他選擇了日本的平戶作為開拓海上貿易的一個落腳點,後來娶了日本姑娘田川氏為妻,不久又得到了旅居日本的泉州鄉親李旦的扶持,那時李旦已是中日海上貿易的一個重量級人物,結識李旦使鄭芝龍開拓海疆的前景豁然開朗,很快就有一支打著鄭氏旗號的大型武裝商船馳騁在東南沿海上。
 
鄭氏集團深諳據險控厄,通洋裕國的海國理念。不僅與南洋諸國有海上貿易,還與日本、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等國保持商貿往來,甚至一度壟斷了中國的海外貿易。明末清初泉州的海上私商貿易曾繁榮一時,安海港就是重要的商埠之一,海上商貿的發展為鄭氏集團提供了強大的經濟後盾。可以說鄭氏海商集團的興起,得益於大海的恩賜。鄭芝龍後來受明朝招撫,因征討海盜有功,擢升福建都督。

                             (網絡圖片)

鄭成功一出生就烙上了大海的印記。16247月,田川氏在日本平戶一個僻靜的海灘上撿拾文貝,陣痛襲來,未及回家便在海邊一塊平坦的礁石上生下了鄭成功。或許是與大海那段割不斷的情緣,鄭成功一生離不開大海,大海也成就了他的一世英名。碑文記載:烈祖延平,隆武賜姓,青雲之士也,少博學、嫻詩書、擅韜略,輔佐隆武威震遐邇。已而茹苦間關攘荷夷,東寧歸焉。是以名聞天下,四海共欽之。鄭成功21歲時,受南明隆武召見,帝見鄭成功氣宇非凡,甚愛之,遂賜國姓朱,世稱國姓爺。帝曰:江山危矣卿當盡忠吾家,無相忘也。鄭成功答道:臣愛國厚恩,義無反顧,願以一死報陛下。鄭成功是個忠臣,即使在明朝氣數將盡之時,他仍然堅守著那個諾言,日後他堅定地與清廷分庭抗禮,成為令後人敬仰的一代孤忠。
 
鄭成功是在海上舉起反清複明義旗的。1646年清兵入閩,不久父親鄭芝龍降清,母親田川氏為保貞節,於安平鎮今安海鎮拔劍破腹自盡。國仇家恨一並襲來,鄭成功決意投筆從戎,他在南安豐州孔店焚燒青衣後,便乘著兩條船入海開始長達16年的抗清鬥爭,那時正值隆冬,風高浪大,大海似乎預示了他不平靜的未 來。鄭成功以海為屏障,東自蘇浙一帶,西至閩粵沿海,許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跡。鄭成功一隅抗誌,扶南明江山於飄搖之時,1658年明永歷帝冊封鄭成功為延平郡王。
 
滿清歷來有恐海抑商的情結,因為他們畢竟是騎在馬背上打天下的遊牧民族。順治帝厲行海禁政策,令沿海地區無許片帆入海,康熙帝1679年又在福建沿海施行遷界政策,沿海二三十里地帶百姓全部遷入內地,以此切斷鄭軍與內地的聯系和物資供應。而且焚毀了石井的鄭氏大宗祠即現在的延平郡王祠及鄭氏故園,即便是鄭氏祖塋也難逃一劫,這一切目的是想斷絕鄭氏的香火延承及對大海的企望。
 
然而,清廷的封鎖政策無意中又為鄭成功提供了向海發展的廣闊空間。因為海禁,福建沿海的很多漁民紛紛投奔鄭成功,到1661年鄭成功已擁有一支兵卒10萬餘、戰船500艘的隊伍。當年春天,鄭成功由金門料羅灣渡海東征,破鹿耳,下赤嵌,驅逐了霸占臺灣達38年的荷蘭侵略者,成為彪炳史冊的民族英雄。因為海禁,收臺灣後的鄭氏集團更加致力於臺灣的墾荒開發,鄭成功提出寓兵於農的思想,招募泉、漳、惠、潮等沿海失地農民到臺灣墾荒,人數達數萬人。翻開本宗族譜,從十一世至十四世,族人移居臺灣者不計其數,從鄭芝龍至鄭克塽整整四代人,鄭氏集團為墾荒開拓臺灣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鄭成功因此被尊稱為開臺聖王
 

                            (網絡圖片)

鄭芝龍在是否降清的問題上猶豫不決時,鄭成功曾哭諫:夫虎不可離山,魚不可脫淵;離山則失其威武,脫淵則登時圍殺,告父當三思而行。意思是說,失去大海將失去一切。鄭芝龍不聽勸告,結局當然是悲慘的,1661年有人彈劾鄭芝龍縱子叛國,乃被削爵下獄,鄭氏家族被逐出北京,流放到吉林省一個叫寧古塔的遠離大海的地方,就在這年的一個秋風蕭殺的黃昏鄭芝龍被害。鄭成功之孫鄭克塽歸清後舉家遷往北京,後來也被軟禁在朝陽門外的一條胡同裡;這裡曾是當年清廷軟禁鄭芝龍的地方。
 
1662年,鄭成功積勞成疾,一病不起。農歷五月初八日,鄭成功抱病登上點將臺,此時他已沒有先前那種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的淩雲壯誌,面對浩瀚的臺灣海峽長嘆:自國家飄零以來,枕戈泣血十有六年。今日屏跡遐荒,遽捐人世,忠孝兩虧,死不瞑目。天乎天乎何使孤臣至於此極也?”以兩手抓其面而逝,享年三十有九。一個大海的兒子,一道難渡的海峽,留下後人更多的是遺憾和感慨。
 
22年後,施瑯率兵入臺,鄭克塽歸清受封遵義侯,他奏請朝廷準其將鄭成功屍骸從臺灣遷葬回鄉並建祠祀之,以求上祖有一椽之棲1699年,康熙皇帝為了安撫民心,特敕諭:朱成功系明室遺臣,非朕之亂臣賊予,敕遣官護送成功及子經兩柩歸葬南安置守冢建祠祀之。那年的五月鄭成功的靈柩終於在鄭克塽的護送下,歸葬石井附近複船山的鄭氏祖墳樂齋公墓內,奉祀鄭成功的專祠也在鄭氏宗祠的遺址上修建而成,專祠不事雕飾,簡而不陋,後枕鰲山,大江匯於前,揚山插於後,仍呈海國大觀。祠內的石柱上有一副對聯: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誌,方知海外有孤忠。這是康熙帝在鄭成功歸葬故土時所賜的禦筆挽聯。這位君臨天下的天子對敢與自己爭半壁江山的前朝孤臣如此寬容大度,足以體現他的帝王氣魂了。就連與之結有宿怨深仇的舊部將施瑯將軍也曾為丈哭祭鄭成功,並奏請清廷禮遇鄭氏後人。
 
延平郡王祠曾幾度興廢。古祠前身系石井鄭氏宗祠,明朝曾被倭寇所毀,清初海禁時遭朝廷焚燒,光緒年間始改稱延平郡王祠,國共戰爭時又毀於炮火,荒廢數載後於1987年後重修。是的,在故鄉及臺灣人民心中,很多人更願意把鄭成功奉祀。如今,在臺灣奉祀鄭成功的祠廟達200多座,或許這更能表達人們最為樸素的崇敬之情。夕陽下,登上延平郡王祠後的鰲石山上,鄭成功紀念館、鄭成功碑林、鄭成功廟正掩映在茂密的相思林中,而此時黃色的相思花正盛放在秋風裡。

文史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