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April 30, 2015

大“中華民國”國旗之歷史

振邦提供
中華民國旗之始作者為陸烈士浩東。甲午戰後,陸與孫逸仙倡義於廣州,事敗流血,為天下倡此製造國旗之第一人也。。


中華民國旗未製定以前,吾國本無所謂國旗。海禁既開,外人有以國旗為問者,滿廷諸臣瞠目不能答,始會商製定國旗事。僉謂中國以龍為最貴之物,而黃色則代表帝王,帝王既著黃龍袍,則國旗亦可效之,此製定黃龍旗之由來也。顧其式為三角,非如今日之方式,嗣以各國皆用方式,滿清不便獨異,複改三角為方,此為十八年前事。自黃龍旗出,世界鹹誚為病蛇旗,蓋近世無龍之一物,則代之者惟蛇耳。蛇以病名,不死何待?此黃龍旗所以消滅而中華民國旗所以招展於世界也。

中華民國旗之始作者為陸烈士浩東。甲午戰後,陸與孫逸仙倡義於廣州,事敗流血,為天下倡此製造國旗之第一人也。其旗最大之特色曰青天白日,蓋隱藏光明正照、自由平等之義,太陽之旁有十二角,即叉光也,叉光必以十二者,以地球十二時而自轉一周是為一日,故十二角即地支之號也。

青天白日旗實用於戰事,以庚子惠州一役為第一。此役大將黃福、先鋒黃耀廷以敢死士二百人大破清軍於三洲田,複連破虜將何長清、杜鳳梧、鄧萬林於白沙洋佛子澳等處,攻戰二十餘日,每戰必克,清軍披靡,及最後三多祝之大捷彈藥全乏,不得不下令解散。是為革命軍旗最初得勝之光榮。

海內外各地以青天白日旗為國徽者,以新加坡中華堂為第一次。此堂乃惠州人所組織發起,人多惠州臨戰之士。方該堂高樹此新旗於屋頂時,一般奴性之僑民鹹為詫異,然英官毫不幹涉,故南洋各島之革命黨遂相率采用,而黃龍病旗由是大為減色。

乙巳年,各省革命黨大會於日本東京,組織中國同盟會。次年某月,本部為製定國旗事大開會議,會員中有廖恩煦者提議宜立井字大紅旗,以示井田之意,餘人亦皆有陳議,後由孫逸仙以曆史問題解決此事,並陳改良三色旗之方法,全體讚成,皆無異辭。此即革黨所用三色旗之由來也。

前此之青天白日旗改為軍旗,而紅藍白三色旗則為民國旗,亦當時大會所製定也。三色之意義非起源於中國革命黨,乃出自世界各國之革命黨。紅者,血之 色,言必以流血求自由也;藍者,天之色,公正之義,言公正即平等也;白者,清潔之色,言人心清潔則能博愛也,故三色之主義自由、平等、博愛,即三大主義,歐美各國之革命黨無不以三色為標幟者。

丁未年,革命軍起義於惠州七女湖及潮州黃岡,是為三色旗實用於戰事之濫觴,蓋國旗與軍旗兼而用之也。此役之後,南洋《中興報》及香港《中國報》之月份牌皆印此二旗為國徽,世人遂得漸知革命黨之旗號。

欽州防城之役、廣西鎮南關之役、欽州馬篤山之役皆民國旗光榮之曆史也。防城之統師為王和順,斬虜吏,收降兵數千人。鎮南關炮台之破則由孫逸仙、黃 興、胡漢民自將之,連破三台,與劉榮廷以重創,及因彈藥告罄而退兵。下至半山,軍中忽有十三齡之幼童偶憶炮台上之革命旗尚隨風飄展,恐落清軍之手,返而取之。時清軍火線皆以旗章為的,事至危險,眾力勸止之,童憤然曰:旗章者,一軍之靈魂也,烏可為敵所有!卒冒險上山,盤旋至竿上而取還之,清軍彈如急雨,竟無恙,及離台時,清兵大隊亦將登矣。此英勇之少年真足為國旗之保護者。有此一段佳話於革命曆史上,當增無限之光榮。嚐讀西史及英雄傳略皆以國旗之犧牲為第一奇男子,觀諸此童,吾國少年豈在歐美英傑之下?然其名沒而不彰,良為憾事。至馬篤山之戰,黃興、黎仲實、梁少廷諸君更高樹國旗,大吹洋號,由越南法界而入欽州,法國守將皆目送之,絕不幹涉。則此新民國旗更能招展於外人境域而毫無阻力矣。

戊申三月,王明堂等破清軍於雲南河口,斬道台王鎮邦,占據附近州縣,與虜師相持二十餘日。其時河口橋頭隨風招展者,即此最光榮之國旗也。越南《法文報》及日本各報皆繪此旗式於報端,是為外人傳播此旗式之嚆矢。

庚戌春初,廣州新軍之反正黨人預製民國旗絕夥,己酉臘月已在香港縫製數百幅,皆藏被褥中運入羊城。及倪烈士映典奮袂而起,新軍皆舉民國旗從之。報上所載有藍袍將手持大紅日光旗馳馬指揮中炮就義者即倪君也,同時女黨員徐宗漢偕其侄李應生聞新軍已起,遂縱火焚其寓所以為回應,詎為鄰人救熄,竟以所存國旗報警,盡為李準搜去,此則國旗最初之厄運也。

辛亥三月廿九廣州一役,毀督署、擲炸彈,數十健兒同為此三色旗流血,可謂烈矣。及武昌起義、各省相繼光複,旗式數變,乃暫定用今之五色旗。自今而後,或即用五色旗,或更改定他種之旗式,要皆足以照耀大地,為吾漢族增無限之光榮。世有侮辱吾國徽者,誓與吾同胞共擊之。

編後:中華民國初建,因滿清滅亡而投身民國之前改良派,紛紛反對用青天白日滿地紅之共和革命旗幟為國旗,竟然選用滿清海軍二品武官的軍旗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其事雖為無知,其情實為反對共和革命之餘緒。直至十七年後,蔣公領導北伐,打倒軍閥,重建中華民國南京政權,始正式選用青天白日滿地紅之國旗。

(作者:民國 薑泣群;提供:何彤

來源:《黃花崗》2006 年第3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