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aturday, July 5, 2014

七七盧溝橋事變

百目人提供!

盧溝橋亦作蘆溝橋,亦稱永定橋,位於北京市豐臺區永定河上,距離北京市中心約15公里。該橋因跨越盧溝河(今永定河)而得名。盧溝橋是中國最大的古代多涵孔圓弧拱橋,弧拱跨度為11米,扁平率為0.69

歷史

盧溝橋始建於金大定十九年(公元1189年)6月,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3月完工。全長266.5m,寬7.5m,有11個涵孔,兩側石雕護欄各有140條望柱,柱頭上均雕有石獅,形態各異,或蹲、或伏,或大撫小,或小抱大,明代蔣一葵在《長安客話》中說石獅「凡一百狀,數之輒隱其一」,據記載原有627個,現存501個。石獅多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遺存。“盧溝曉月”從金章宗年間就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


盧溝曉月碑
 
盧溝橋始建於金大定十九年(公元1189年)6月,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3月完工。全長266.5m,寬7.5m,有11個涵孔,兩側石雕護欄各有140條望柱,柱頭上均雕有石獅,形態各異,或蹲、或伏,或大撫小,或小抱大,明代蔣一葵在《長安客話》中說石獅「凡一百狀,數之輒隱其一」,據記載原有627個,現存501個。石獅多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遺存。“盧溝曉月”從金章宗年間就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

《馬可•波羅遊記》中,形容盧溝橋是巨麗的優美石橋,長300步,寬八步,十人可並騎而過。24個橋弧由25個橋柱支撐。石獅間的距離是1.5步。西方人因此稱此橋為「馬可波羅橋」。

明朝正統九年(公元1444年)重修盧溝橋。清康熙年間永定河洪水,橋受損。
1698年重修,康熙帝命在橋西頭立碑,記述重修盧溝橋事。橋東頭則立有乾隆帝題寫的“盧溝曉月”碑。公元1908年,光緒帝死後,葬於河北省易縣清西陵,須通過盧溝橋。由於橋面窄,只得將橋邊石欄拆除,添搭木橋,事後,又將石欄照原樣恢複。

193777日在盧溝橋發生的“七七盧溝橋事變”,成為中國展開全國對日八年抗戰的起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橋面加鋪柏油,並加寬了步道,同時對石獅碑亭作了修繕。1961年盧溝橋和附近的宛平縣城被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破四舊”時期遭到一定程度破壞,至今依然能夠看到修複痕跡。1971年為保護盧溝橋減少其運輸量而建立的盧溝新橋完工,但盧溝橋仍然繼續承擔交通運輸任務。1986年盧溝橋歷史文物修複委員會成立,目的在於恢複盧溝橋原貌,工程拆除了1949年後鋪設的柏油和1967年加寬的步道,恢複了古橋的原貌,同時將機動車的通行移至緊鄰的盧溝新橋與之後修建的京石高速公路。

七七事變

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發生於193777日,為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起點,也象徵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區戰事的起始。事源大日本帝國中國駐屯軍一部在中華民國北平附近的宛平縣進行軍事演習,夜間日本軍隊以有已方士兵失蹤為藉口(部份日籍平民稱中方發射實彈至駐華日軍陣地之內),是故要求進入宛平縣城調查。遭到中華民國拒絕後,日本軍隊於78日淩晨向宛平縣城和盧溝橋發動進攻,中華民國國軍抵抗。

背景

盧溝橋位於北平城西南約15公里的永定河上,屬河北省宛平縣,是北平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宛平城建於1640年,是捍衛北京城的軍事要塞。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

1935年,南京國民政府在河北和察哈爾地區建立了冀察政務委員會,作為與日本侵占的東北三省地帶的緩沖區,並賦予了其一定的自治力。根據何梅協定,中華民國需撤出在冀察政務委員會所轄範圍內的全部中央軍和國民黨黨部。就任冀察政務委員會主任的宋哲元麾下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總兵力達到十萬。事变发生前,第二十九军司令為宋哲元,副司令為秦德纯,参谋长為张樾亭,兵力编成如下表。

部队
司令官
部署
属下部隊
兵力
37
师长:冯治安
西苑
109、第110、第111、独立第25
15,750
38
师长:张自忠
南苑
112、第113、第114、独立第26
15,400
132
师长:赵登禹
1、第2、独立第27
15,000
143
师长:刘汝明
1、第2、独立第29旅、独立第20
15,100
独立39
旅长:阮玄武
北苑
 
3,200
独立40
旅长:刘汝明(兼任)
张家口
 
3,400
骑兵第9
师长:郑大章
南苑
 
3,000
独立骑兵第13
旅长:姚景川
宣化
 
1,500
特务旅
旅长:孙玉田
南苑
 
4,000
河北边区保安队
司令:石友三
黄寺
 
2,000

而河北省和察哈爾省中除第29軍以外的部隊(7月上旬)則有第39(師長龐炳勛)、第68(師長李服膺)、第91(師長馮占海)、第101師、第116(師長繆澄流)、第119(師長黃顯聲)、第130師、第139師、第141師、第142師、騎兵第2(師長黃顯聲),總兵力約153,000名。

日本方面背景

日本在華北地區駐紮了約5000多名的駐軍。其中主力駐紮在天津,北平城內以及城外豐臺鎮各駐紮一支部隊。事變發生之前,全部駐軍正在根據《昭和十二年度帝國陸軍作戰計劃要領》進行軍事演習,作侵略華北的作戰演練。逐日不斷訓練、示威,更計畫以豐臺到盧溝橋一帶六十多公頃土地建飛機場,要求中國賣出這塊土地,中方不予理睬。日軍一面向中國地方當局施壓,一面增加在盧溝橋一帶演習,最初不過每月或半月一次,用虛彈射擊,白晝演習;後來漸增到三天或五天一次,改用實彈射擊,夜間演習。演習部隊有幾次出國宛平縣城,被中國守軍嚴厲拒絕。

事變發生前,日軍中國駐屯軍(約5,600名)如下:

天津部队
司令官
军司令部
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中将(711日之後,由香月清司接任),参谋长:桥本群少将
中国驻扎步兵第一连队 第二大队

同部队中国驻扎步兵第二连队
队长:萱岛高大佐
同部队战车队
队长:福田峰雄大佐
骑兵队
队长:野口钦一少佐
炮兵连队(第一大队山炮第二中队、第二大队十五榴二中队)
队长:铃木率道大佐
工兵队

通信队

宪兵队

军医院

仓库


北平部队
   司令官
中国驻扎歩兵军团司令部
军团长:河边正三少将
同步兵第一连队
队长:牟田口廉也大佐
电信所

宪兵分队

军医院分院


别动队
     注释
通州
步一连队一小队
丰台
步一连队第三大队,歩兵炮队
塘沽
步二连队第三中队
唐山
步二连队第七中队
滦州
步二连队第八中队
昌黎
步二连队一小队
秦皇岛
步二连队一小队
山海关
歩二连队第三大队本部,第九中队

部署
司令官 
北平陆军部
部长:松井太久郎大佐,副官:寺平忠辅大尉,第二十九军军事顾问:中岛弟四郎中佐,长井德太郎少佐,笠井牟藏少佐
通州陆军部
细木繁中佐,甲斐厚少佐
太原陆军部
河野悦次郎中佐
天津陆军部
茂川秀和少佐
张家口陆军部
大本四郎少佐
济南陆军部
石野芳男中佐
青岛陆军部
北平派驻武官副官
陆军运输部塘沽分部


事變經過

1937年中國第29軍士兵在盧溝橋上向日本軍隊還擊
盧溝橋(2005年)
反映七七事變的模型
事變發生後中日、國共各方都對事變的起因各執一詞,當事人關於盧溝橋事變的回憶中也常有互不相符的細節。

根據蔣中正傳記《蔣中正》中收錄的《何(應欽)上將軍事報告》一文,以及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記錄的秦德純的證詞: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七月七日夜十一時,駐紮在豐臺的日本軍隊在未通知中國北平地方當局的情況下,在國民革命軍駐地附近進行夜間軍事演習,並之後以“一名士兵失蹤”為理由,要求進入宛平城內搜查。當時駐紮在盧溝橋的是國民革命軍第37219團吉星文部隊的一營,營長是金振中。 由於時間已是深夜,中國駐軍拒絕了日軍的要求。之後日軍包圍了盧溝橋,雙方都同意天亮後派出代表去現場調查。但是日本的寺平副官依然堅持日軍入城搜索的要求,在中方回絕這一要求後,日軍開始從東西兩門外炮擊城內,城內守軍未予反擊。在日軍強化攻擊後,中方守軍以正當防衛為目的開始反擊,雙方互有傷亡。隨後盧溝橋北方進入相持狀態。”

而根據日本陸軍1937年發表的消息:

193777日晚1040分許,日本陸軍中國駐紮步兵第一連隊第三大隊第八中隊在北平西南12公里的盧溝橋北側,永定河左岸荒地進行了夜間軍事演習。演習結束後,在河畔的龍王廟方向突然響了三發槍聲。隨後清水節郎中隊長,野地第一小隊長等人看到在河畔和盧溝橋城墻之間,有人用手電筒發出明暗交替的光亮,隨即判斷為中方軍隊士兵在用暗號互相聯絡。之後又有十幾發子彈從龍王廟方向射出,日軍未予以反擊。清水中隊長派遣巖谷曹長和兩名傳令兵馬上向豐臺駐軍報告。收到報告的牟田口廉也第一連隊長在聯絡北平特務機關後,決定在天亮後與宛平縣縣長王冷齋一同前往事發現場。

隨後清水中隊長率隊向東面的西五里店轉移,與從豐臺趕來的第三大隊在一文字山會合。淩晨325分,龍王廟方向又有3發射擊。牟田口連隊長認為頻頻出現的射擊目的在於進攻日本軍隊,於是在420分下達了戰鬥命令。

此時之前由森田中佐帶領的對中談判代表到達了該地區,森田中佐作為代理連隊長命令禁止裝填子彈。日軍代表隨即要求中方將集結在盧溝橋周圍的部隊撤走,但該地區的中方部隊已開始從龍王廟附近及長辛店高地方向開始對日軍陣地進行迫擊炮炮擊。日軍開始還擊的時間是193778日淩晨530分。戰鬥開始後,日軍殲滅了龍王廟附近的中方部隊,進入永定河右岸,包圍了盧溝橋。從被擊斃的士兵身上搜出的證件表明,該士兵屬於二十九軍正規軍。至此中方戰死20名,負傷60名左右。

530分,日軍第8中隊開始向中方軍隊進攻,雙方進入全面沖突,戰鬥持續2個小時後逐漸沈靜。

上午9點半,中方提出停戰,雙方進入僵持狀態。”

僵持階段持續到79日淩晨2點左右,此間雙方互有射擊,但並無重大沖突。79日淩晨2點,中日交戰雙方對“日軍占領永定河東岸,中方占領永定河西岸,日方撤走交戰軍隊”達成一致,開始撤軍,直到1220分撤軍完畢。

79日後,交戰雙方開始談判,主要圍繞“相關地區撤軍”,“今後的治安保障”,“中方對挑起事端道歉”以及“取締當地抗日活動”展開爭論。同時日 軍也開始加緊對華北地區派兵,以增加對南京國民政府的壓力。這一派兵的舉動客觀上增加了華北地區的反日情緒,為以後的大規模沖突埋下了伏筆。

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介石,在717日在廬山聲明上宣佈準備應戰和必要時守土抗戰到底的決心。719日,蔣中正發表了《最後的關頭》的演說,正式宣布開始全面抗戰。隨後,725日發生廊坊事件,726日發生廣安門事件,729日、730日,日軍相繼佔領北平、天津。中國抗日戰爭正式爆發。

時間表

77 日本中國駐屯軍在未通知中國北平當局的情況下,在國民革命軍駐地附近龍王廟大瓦窯之間進行軍事演習。入夜後,日北平特務機關長松井太久郎電冀察當局,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搜查。國軍拒絕此一要求,但為防止事態擴大,派出河北省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兼宛平縣長王冷齋、冀察政務委員會外交委員會專員林耕宇、冀察綏靖公署交通處副處長周永業三人,與日方代表纓井、日軍補給官寺平、秘書齊藤三人前往調查,但日軍於晚上八點左右開始砲擊盧溝橋。

78 淩晨5:30左右,日軍聯隊長牟田口廉也率步、砲兵400多人,開始發動攻擊。共產黨發表抗日通電,要求蔣介石盡快履行西安事變時的承諾。下午,日軍向城內中國守軍猛攻。國軍第2937109219團長吉星文奮起還擊。

79 雙方達成口頭停火協議,僅兩個小時,日軍又開始砲擊宛平城,雙方達成協議退至永定河兩岸,國軍開始退兵,但日軍卻按兵不動。
710 日本撕毀9日的協定,重提三點協定,要求29軍道歉,日軍四次挑起戰事,又四次進行談判。

711 雙方簽訂秦德純松井協定。然而日本近衛內閣已經決定向華北增兵。
712 獨立混成第11旅團,從古北口出發。

713 關東軍獨立混成第一旅團從公主嶺出發。蔣介石電令宋哲元,謂中央已決心運用全力抗戰,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以保持我國家之人格。表明對日軍挑釁退讓底線。同時採取緊急措施,編組第一線戰鬥部隊100個師,預備部隊80個師,後備兵員100萬人。

717 蔣介石在廬山談話會上宣佈守土抗戰的決心。宋哲元到天津與日駐屯軍司令香月清司談判停戰。獨立混成第一旅團到達指定地區。朝鮮軍第20師團從朝鮮龍山出發。

718 朝鮮軍第20師團到達預定地區。蔣致宋哲元、秦德純巧電:「倭寇不重信義,一切條約皆不足為憑。上海二八之戰,本於開戰之前已簽和解條約,乃於簽字後八小時仍向我滬軍進攻。此為實際之經驗,特供參考,勿受其欺。」

719 宋哲元兩手空空回到北平。獨立混成第11旅團抵達指定地區。以18日日軍偵察機遭射擊為藉口,22時發表聲明要求日軍得自由行動,撤去37師,並取締排日運動;23時,第29軍張自忠、張允榮簽字同意。

720 雖日本中國駐屯軍所屬部隊集結於密雲、高麗營、天津和北平附近地區,宋哲元以19日秘密協定下令37師向西苑集結。第29軍令132師在永定河以南集結,另該師獨立第27旅進入北平擔任城防。日軍卻突然砲擊宛平縣、長辛店,致使遭受損傷,吉星文亦負傷。

721 37師集結完畢。

722 37師開始撤退。

723 蔣致宋哲元漾電:「至此事件真正結束,自應以彼方退陽()日所增援部隊為重要關鍵,務特別留意」。

725 日軍在天津塘沽港卸下大批軍用品,用40輛車日夜不停向豐臺運送,此時,華北日軍共集結了十萬多人。隨即,日軍20師團77聯隊11中隊侵入廊坊(38113226團駐地)

726 廊坊淪陷,守軍退至通州,下午,日軍向第29軍發出最後通牒,要求29軍撤出。19時,日軍第一大隊乘車經廣安門向北平城內開進,受到守軍阻擊。

727 發現和平無望的宋哲元,拒絕日軍一切要求,急令29軍各部集結平津一帶,派人星夜赴保定,催促孫連仲北上支援,日軍參謀總長下達武力佔領平津的命令。日軍對通縣、團河、小湯山等地的第29軍駐軍襲擊。守軍分別退至南苑及北苑。

728 8時,日軍在軍司令香月清司指揮下向北平地區第29軍發動總攻。主攻為第20師團,在飛機、砲兵支援下,對駐守南苑的第29軍特務旅、第38師第114 旅、騎兵第九師等部發起攻擊。南苑守軍在日軍攻擊之下,指揮失靈,各自為戰。位於豐臺的日軍駐屯旅團主力,前進到大紅門地區,切斷南苑到城內的道路,阻擊向城內撤退的第29軍,戰至13時,南苑陷落,第29軍副軍長佟麟閣、第132師師長趙登禹殉國,此時,第29軍第37師一部向豐臺日軍發動攻擊,被日軍增援部隊擊退。後,日軍獨立混成旅攻佔清河鎮。該地守軍冀北保安部隊第2旅退守黃寺。日軍獨立混成第1旅團佔領沙河。下午,宋哲元委派張自忠代理冀察政務委員長、冀察綏靖公署主任兼北平市市長,於當日晚離北平赴保定。第37師奉令向保定撤退。

729 8時,獨立混成第11旅團攻擊北苑和黃寺。黃寺守軍冀北保安部隊戰至18時撤退。北苑守軍獨立第39旅退至古城。戰後又回到北苑。北京城內獨立27旅改編為保安隊維持治安。駐防天津的2938師部隊,淩晨主動向日軍進攻,攻佔天津總站日軍駐地,並向駐海光寺日軍司令部和東局子飛機場攻擊。開始時較為順利,後在日軍飛機大砲反擊之下,15時開始撤退,天津陷落。

730 駐通縣偽冀混成第1旅團進佔長辛店西面高地。

731 獨立39旅被解除武裝。駐屯旅團佔領大灰廠附近地區。改編為保安隊的獨立27旅突圍到察哈爾回歸143師序列。此時平津完全淪陷。

影响

七七事變是中國全面抗日戰爭的開始。

爭議

當過中共軍官的葛西純一說他看到過政治課本稱劉少奇帶領人戰鬥在七七事變一線,於是成為中國共産黨陰謀説的主要根據,但是秦郁彥表示沒看到實物前應當懷疑。常岡滝雄則說當時任華北局的劉少奇通過青年學生煽動29軍低級幹部,使得開槍事件發生。

1937年的盧溝
1937年,國軍在盧溝橋上戰鬥
1937年,國軍第29軍保衛盧溝橋
1937年,國軍第29軍抗擊日軍
1937年,被日軍炮火毀壞的宛平城
1937年,日军炮轰宛平

1937年,日軍侵入宛平城,耀武揚威
1937年,日軍侵占北平城
 轉載自維基百科 
                                     底下點擊  Older Posts  看前一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