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December 15, 2013

趣聞軼事-解密白宮國宴

謝謝百目人提供!

           前副總統社交秘書 解密白宮國宴

  日前,在北京美國中心舉辦的一場禮儀講座上,前副總統切尼的社交秘書戴麗翠(Elizabeth Haenle)對白宮國宴的歷史和細節進行了解密

  從1789年第一場國宴舉辦至今,美國最高級別的招待宴會經歷了走過了一段的精彩的發展歷程。

  2011年時任中國國家領導人胡錦濤訪美期間,奧巴馬在白宮專門為其舉辦國宴。

  白宮大廚們在平日裏非常照顧總統的口味喜好,而第一夫人對國宴菜單擁有一票否決權。

  國宴解密
  白宮宴請:千金難買邀請函 預算再緊不能砍
  臨近聖誕,美國駐華大使館下屬的北京美國中心邀請到前副總統切尼的社交秘書戴麗翠(Elizabeth Haenle)女士為美國文化愛好者舉辦講座,深入講解白宮節日宴請傳統和禮儀。作為在副總統官邸工作了八年的首席禮賓官,亨勒女士主要負責協調准備副總 統府邸所有的私人或官方正式宴請,同時她對白宮節日宴會,也就是美式國宴有深入了解。
  在美國,最讓人趨之若鶩的邀請函來自白宮。你需要認識一個真正的大人物,或是你真的做出了了不起的貢獻,否則第一家庭的節日盛宴邀請函用再多錢也是買不到的,戴麗翠说。
  從感恩節結束到新年伊始的一個月時間裏,有7萬左右遊客可以通過白宮之旅, 參觀到這座人民的白宮(盡管201339日開始,白宮已經不再對外開放), 而在節日期間,第一家庭將會在這裏舉行大概17場宴會,每次邀請500-700客人,大多數為家庭朋友,宅邸工作人員,媒體,議會和最高法院等政府工作人 員,軍方人士,傑出美國人和孩子們。
  想象一下,每天接待500人, 和每一個人握手,交談,然后微笑着在聖誕樹前合影,一連17個夜晚——事實上,在我為白宮工作的八年中,沒有一位總統或總統夫人提出過取消掉某次宴會或是 削減某項活動,因為他們看到了人們被允許來到白宮——人民的白宮是多麼的快樂。他們知道這是在履行責任,戴麗翠说。
  這位優雅的前禮賓官女士也提到白宮在節日期間的佈置工作有99%都是志願者完成的。因為美國人以志願工作為傲, 每年過節期間都會有很多人報名參與白宮的節日佈置。

  菜品口味
  國宴菜單:第一夫人擁有菜品最終否決權
  白宮宴會現今最有意思的特點就是鄉土’--菜單的選擇要看第一家庭來自何處。每個地域宴請的傳統和飲食的選擇都不太一樣。 如果總統來自德州,那國宴菜單上無疑會經常出現燒烤食品。
  一位白宮接待員曾經這樣比喻過, 國宴前的宴會大廳就像是上緊弦的小提琴。
  千真萬確,戴麗翠说,一份典型的時間安排通常有這樣幾個亮點: 從幾周之前開始, 書画工藝師就開始繪製席次牌, 大概130份左右,數量要和手工水墨画裝飾的菜單相同。 這些都是客人可以隨后自己保留的紀念品。 而頭三天, 白宮冰櫃裏就備好了所有需要的餐桌花束, 第一夫人對可能會引起某位客人過敏或是過於芬芳的品種有一票否決權。宴會當天, 一樓廚房開始准備羊排等主菜, 這些都得是第一家庭嘗過后覺得很棒的批次, 二樓點心師准備出150份甜點,多出的部分以備在往樓下運輸過程中如有意外出現可以替補。下午三點鐘開始倒計時, 接待員和服務人員重新走一遍場, 牢記誰誰誰坐哪兒。 晚上七點半正,第一家庭出門迎客。
  戴麗翠说,節日白宮邀請函大都三周前通過郵政系統送出, 禮貌的做法是接到后盡快回復,因為座次等需要提前安排,而最糟糕的情況是總統或總統夫婦不得不親自打電話詢問是否可以光臨。

     人物簡介
  戴麗翠來自北卡州,標準的美國南部, 一個視正式宴請為珍貴傳統的地方。她從母親和祖母那裏耳濡目染,成為從容應對這類高端大氣場合的南方淑女。
  目前戴麗翠任職SAGE Worldwide 總裁職位,后者是一家位於北京的會議活動及演说家諮詢公司。她同時是美國促進留學會APSA——一家為美國高校生提供到中國留學機會的非盈利組織的總監,並且密切參與了奧巴馬總統的十萬強計劃。

  宴會細節
  發展歷程:長桌變圓桌 第一家庭革新貢獻大
  戴麗翠回顧了從喬治·華盛頓時代至今的美國正式宴請發展歷程。 19世紀末美國總統宴請外國元首被正式定名為國宴(the State Dinner)至今,其大體風格其實改變不多。大多習俗來自英倫,而新大陸的改進則是功能重於形式。
  在講述中,她特別提到了幾位對此有特別貢獻的第一家庭成員。
  托馬斯·傑弗遜是最好客的美國總統之一,他把一些從外國旅行中自費購買的宴請器皿送給白宮, 供后輩使用。而這漸漸形成傳統, 很多總統都會為充實白宮宴請使用寶庫貢獻自己購買的珍奇寶貝。1800年,本傑明·哈利森總統夫人開始整理收集前任白宮主人們使用的瓷器,而在1917年,威爾遜總統的妻子將二樓家庭餐廳隔 出一個專門的單間作為瓷器屋 供擺放展示歷代積累流傳下來的白宮專用瓷器。 現在這個房間還可以用於第一夫人的小範圍茶會。戴麗翠敘述稱。
  而被隆重介紹的則是甘迺迪時代的第一夫人傑奎琳: 她為白宮國宴帶來了真正意義上的風格提升。人們常说她的美貌和優雅為她的丈夫增輝,但傑奎琳最大的成功在於她聰明地利用自己在文化藝術方面的知識儲備, 用來呈現方方面面最為完美的白宮國宴。 至今甘迺迪時代的宴請還被公認為歷史上最受青睞的,亨勒進一步说明,傑奎琳的一項遺産’——圓桌宴請一直沿襲至今。
  在甘迺迪時代之前,長長的宴會桌一直用於白宮宴會。然而傑奎琳徹底拋棄了這個傳統, 因為她發現圓桌能夠讓白宮宴會廳容納更多客人,也更方便客人們互相交談。
  幾百年的發展,白宮國宴也慢慢從英倫傳統走向了實用。

  往事雲煙
  白宮宴請見證美國曆史 過去繁華
  最早的國宴
  1789年,喬治·華盛頓舉辦了美國第一次國宴,款待來自法國和西班牙的部長。據客人們描述,這次宴會並不奢華,也許是因為美國建國伊始,對未 來有深深的不確定感,不敢過分排場。據说華盛頓一頓只吃一道菜,國宴上只吃了一隻羊腿。那時還沒有歌舞表演,總統站起身離席時,所有人也都起身。
  尤利塞斯·格蘭特總統早期的國宴並不美好。他將軍隊裏的伙夫帶到了白宮主廚,大小宴會,正式的非正式的都是一副兵營風格。后來,格蘭特夫人掌管廚務,情況才好轉。她請了大廚瓦藍提諾·麼拉扭轉局勢,正是這位大廚,奠定了美國國宴至少有20道菜的格局。
  那些過去的繁華
  1961年,時任總統甘迺迪為到訪的突尼斯總統布爾吉巴舉辦了他任期間的第一次國宴。魅力四射的第一夫人成為當晚最耀眼的明星,奠定了美國第一夫人在一次成功的國宴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1981年,雷根夫婦為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舉辦了奢華的白宮國宴。第一夫人計劃了客人座位的每個細節,為了體現國宴的獨一無二,她將宴請客人的人數縮小到90人,還進行了宴會綵排。
  1994年,柯林頓夫婦為日本天皇的來訪舉辦了一次超大規模的國宴,與會客人多達180位。為了倡導健康理念,國宴菜單體現了清淡又現代的美國風味。盡管柯林頓總統本人對快餐情有獨鐘,但是大部分的菜品還是不含黃油和奶油。
  在所有美國總統中,尼克鬆舉行國宴的次數最多,至少有76次;柯林頓舉行國宴時邀請的客人最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布什當總統時,來的人最少。
  而人們至今記憶猶新的是,奧巴馬第一次舉行國宴,在安保方面竟出現重大紕漏,在為印度總理辛格舉行的國宴上,一對根本不在邀請名單上的弗吉尼亞薩拉希夫婦不可思議地通過重重安檢,混入國宴現場,一時成為重大新聞。
  神秘的菜單和嘉賓
  受邀參加美國國宴,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因此社會名流都以被邀請為榮,而客人名單也成了重點保密對象。
  225名貴賓分別安排在三個大廳:國宴廳、藍廳和紅廳,隨后所有人都到東廳娛樂。藍廳和紅廳都有大屏幕,可以看到相互祝酒。
  晚宴的菜單是整個晚宴中最為保密的部分,不到最后一刻不會向媒體公佈。自奧巴馬總統當選以來,國宴菜式便以西餐為主,主要菜品包括:羊脂乳酪水果沙拉、緬因龍蝦、橘汁胡蘿蔔、烤牛排、土豆、香草冰激凌、蘋果餡餅、奶油菠菜等。
  比起中國的滿漢全席,美國國宴似乎差點,但其實每道菜都是精華。比如緬因龍蝦是一道名菜,精選美國龍蝦蒸制;蘋果餡餅則有某種文化涵義,早在殖 民地時期,人們就選取質量上乘的蘋果烘焙蘋果餡餅,后來,蘋果餡餅成了美國家常菜的象徵,此次出現在國宴菜單上,堪稱美國元素的集中體現。

  招待中方
  中國領導人訪美吃些啥
  美國國宴的菜餚並不算奢華,花銷由國庫支付,曾經非常迷戀法國味,現在主打美國風。除了國宴,總統經常設私宴,款待賓朋。白宮女主人需 要打理菜餚、准備貴賓名單等,而且很多蔬菜都是來自白宮菜園,菜式和口味也打上了很明顯的第一夫人印記。於六月加州棕櫚泉舉辦的習奧莊園會相較國宴則較為 簡單。
  中國領導人吃些啥
  20111月,胡錦濤訪美,奧巴馬大擺國宴。國宴包括開胃菜(紅皮梨沙拉配山羊乳酪)、主菜(緬因龍蝦和牛裏脊肉)、甜點(蘋果派)及飲料 (檸檬汁)等。掌勺大廚是白宮御用廚師克里斯泰塔·科默福德和威廉姆·約瑟思。晚宴所採用的綠色食材均來自有廚師的花園之稱的俄亥俄州,海鮮則來自全 美各個地區。
  鄧小平訪美時,白宮知道鄧小平愛吃小牛肉,几乎每頓飯都上這道菜。后來有人問鄧小平:您這次來美國最大的印象是什麼?鄧小平半開玩笑地说:小牛肉啊,小牛肉!頓頓都是小牛肉!
  國宴花費多少?
  國宴菜餚並不奢華,通常支出在每人50100美元。奧巴馬時期的國宴整體費用有所上漲。2009年,奧巴馬夫婦接待印度總理辛格,花費 48.7萬美元,人均1441美元;而2010年接待墨西哥時任總統卡爾德龍時,國宴費用達到97萬美元,每人4800美元,其中包括運輸賓客等費用。國 宴的開支均由國庫支付,一般為一次50萬美元。
來源:美國橋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